第(1/3)页 建安十三年,冬。 徐州,下邳。 袁瑛牵着刘禅、刘理的手,站在宫门前。 寒风卷起她的衣袂,却吹不散她眼中的决绝。 刘备立于高阶之上,面色阴沉,却终究挥了挥手,沉声道: “益德,你去护送他们去河北。” 张飞抱拳应诺,黑脸上罕见地没有嬉笑之色。 大大咧咧的他,此刻却只是低声道: “兄长宽心,有俺在。” “断不叫王嫂与侄儿受到伤害。” 刘备沉默片刻,又命侍从抬出几口箱子,道: “这些金银细软,权作路上盘缠之用。” 刘备到底是刀子嘴豆腐心,内心里还是非常舍不得他们母子的。 要说袁瑛缺钱吗? 他老爹骷髅王,当年在淮南收刮民脂民膏,可谓是富甲天下。 袁瑛手上的钱,足够她后半生安稳度日了。 但刘备还是自己出钱,送了她一些盘缠,助她回河北省亲。 袁瑛冷冷看了一眼,并未道谢,也未道别。 只是拉着两个孩子上了马车。 待众人稍远,刘备忽然拉住张飞,在他耳边低语了两句。 “寡人之言,兄弟可记住了?” 张飞点了点头,“明白,明白。” “益德,此去河北,务必谨慎。” 刘备又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郑重递到张飞手中: “此信,必须亲手交予子玉,不得假手他人!” 张飞点头,将信贴身藏好,置于胸口处,抱拳道: “兄长宽心,俺老张就是拼了这条命,也定将此信送到!” 刘备拍了拍他的肩膀,终究没再多言,只是深深看了一眼远处的马车。 叹了口气,在宦侍的服侍下,转身回宫。 次日,张飞率八百燕骑,护送袁瑛母子北上。 马蹄踏碎薄冰,车轮碾过积雪,一行人缓缓离开下邳。 刘禅趴在车窗边,望着渐行渐远的宫墙,小声问道: “母后,我们还能回来吗?” 袁瑛没有回答,只是将他搂得更紧。 张飞骑在马上,回头望了一眼下邳,心中暗叹: “兄长啊兄长,明明内心舍不得,又何必嘴硬?” “看来你比俺老张,还要不善言辞啊!” 但张飞终究没再多想,只是扬鞭策马,喝道: “儿郎们,加快脚程,天黑前赶到漳河渡口!” 八百铁骑,踏雪北上。 …… 河北,邺城。 邺城丞相府内暖阁生春。 李翊正执《孙子兵法》坐于青玉案前,左右各侍一子。 长子李治白衣胜雪,捧《左传》细读,忽指“郑伯克段”章,问曰: “父亲,庄公既知叔段有异志,何不早除?” 李翊乃抚其冠笑道: “此乃养寇自重之策,治儿且看后文……” 次子李平却按剑躁动,忽将案上笔架作敌军布阵,以枣核为骑、杏仁为卒。 正演魏地大战时场景。 李翊见状,乃以筷子指曰: “吾平魏地时,便似在这里布阵。” 话音未落,李平已模仿的有七分神韵了。 阁角熏笼旁,三位夫人各具风姿: 麋贞怀抱着过继幼子李安,轻哼着徐州小调,手中银针正绣“五谷丰登”的香囊。 袁莹剥着橘子,忽将一瓣塞进夫君口中。 “甜吗?” “……嗯。” 李翊笑着点了点头,由于平时忙着公务。 他其实很少能像现在这样,与全家人在一起相处。 袁莹眼波流转间,忽瞥见李治衣领微敞,忙唤侍女为其取来貂裘披上。 甄宓则与桃红说着悄悄话,女人之间的悄悄话。 李翊缓缓展开竹简,温声问道: “治儿,且先将《左传》放下。” “知道为父手中之书为何物否?” 李治不假思索答,“此为孙子兵法。” 不等,李翊回话,一旁的袁莹忽然娇笑着开口: “你父亲呀,最喜欢读的书就是这《孙子兵法》” “反正自我嫁你父亲以来,少说读了七八十遍了,不知有那么好读么?” 麋贞也在一侧帮腔道: “不止,自我嫁夫君以来,其便开始读《孙子兵法》了。” “哦?” 袁莹眉梢一扬,掩唇咯咯笑道: “如此说来,夫君少说读了有百十来遍了?” 呵呵。 李翊笑了笑,确切地说,他已经读了不下八百遍了。 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里面便让他读这本书。 因为李翊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他将来要继承家里面的产业。 商场如战场嘛,从小就得学习兵法。 不止是李翊,其实现代很多人商人都十分推崇这本兵书。 你比如说香港的李嘉诚,阿里的杰克马,股神巴菲特等等。 国内国外都喜欢。 包括李翊自己,他最喜欢读的书,也是《孙子兵法》。 在李翊看来,这本书就是最好的书,值得中外古今每一个人都去研读。 因为这本兵书的中心思想,不止能够运用于战场,还能够运用于职场,商场。 甚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孙子兵法》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教你怎么防守。 没错,作为兵圣的孙武其实更加推崇防守。 《孙子兵法》这本书有前三分之二的内容,都是在教你怎么防守。 这也是李翊作战,以防守为主的原因。 并且孙武他也没有教你怎么赢,而是教你怎么不输。 赢了算不输,平手也算不输,甚至不交战也可以算不输。 孙武认为,一旦开战了就没有赢家,所以他竭力劝你不要与人发生冲突。 即,“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如果非冲突不可,那就等待机会,争取一击毙命。 也就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战,若非打不可,就往死里打。 孙武的思想,一直被李翊奉为圭臬。 包括人际交往也是,孙武认为,遇到强大的人,就不要和他发生冲突。 如果真冲突了,就一定要避开他的强处,转而去攻击他的短处。 如果他武力强大,就从智谋入手。 如果他智谋强大,就从武力入手。 如果他文武双全,就得其他方面寻找他的弱点。 如果找不到他的弱点,就一定要和他搞好关系,不要让他成为你的敌人。 如果他最终还是成为了你的敌人,那你就只能认命了。 “此《孙子兵法》,非教人如何胜,而教人如何不败。” 李翊见众人提及,决定今日就把这兵书传给李治。 因为这孩子还算比较喜欢读书,而李平则更喜欢舞刀弄枪,读书更多是不求甚解。 李翊也算是因材施教。 李治求贤若渴,疑惑地问道: “父亲,若不求胜,何以定天下?” 李翊微微一笑,指尖轻点《谋攻篇》,讲解道: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胜者,未必善战;善战者,未必常胜。” 李平闻言,顿时皱眉,在一旁插嘴问: “若不战,如何退敌?” 李翊乃取过上茶盏,注水至满而不溢,笑谓二人道: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他轻轻摇晃茶盏,水波微漾却不洒。 “用兵之道,不在攻,而在守。” “不在战,而在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