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宠不假思索,道: “将军有话直说无妨,我陈国承了徐州的情。” “若玄德那边有事,我陈国断无不帮之理。” 他暗想陈国虽然富裕,但跟偌大的徐州比起来,还是显得穷。 陈国所拥有的无非就是充足的储粮。 虽然外界始终传闻说陈国有存粮百万斛,但实际上真实的数目是两百万斛。 所以刘宠拿三十万斛粮出来劝退曹兵,并没有丝毫的肉痛。 相反,如果刘备需要,为表达感激,他也愿意再拿出三十万斛粮来赠送给他。 张辽回想起来前李翊叮嘱过的自己的话,便道: “使君遣我来陈国,一来是解陈国之围,二来是与王上交好。” 刘宠眉毛一扬,郑重其事地说道: “玄德公为大义使汝来此,退却曹兵。” “孤感激之至!陈国愿意与徐州永结秦晋之好!” “善!” 张辽颔首,犹豫一下,才把最后一件事给说了出来。 “……嗯,徐州军师李先生还嘱辽一事。” “何事?” “李先生希望王上能够置办车驾王辇,在陈县兴修城郭宫室。” “……这。”刘宠只觉诧怪,“孤在陈县已有宫室,为何还要兴建?” “末将不知。” 张辽也觉莫名其妙,但只是李翊的嘱咐,他只负责转述。 “只是这是李先生的意思,辽将之回转给王上罢了。” “……也罢。” 刘宠虽不解其意,但感念徐州的恩情,还是拍腿答应了下来。 “我陈国富庶,木石砖瓦,克日可办。” “宫室营造,也不须月余。” “至于钱粮民物,亦可备用。” 刘宠答应了张辽的请求,随后又问张辽还有没有什么需要他们陈国做的。 张辽回答说没有了,他在吃完酒后要赶着回徐州复命去。 刘宠再三挽留,恳请张辽多住几日,张辽只以公事在身为由推却了。 刘宠留不住,亲自送别张辽三十里,然后方才回去。 …… …… 却说这一年,天子刘协为李傕、郭汜二贼所辱。 此二贼一人自领大将军,一人自领大司马。横行无忌,专横霸道,朝廷之中无人敢言。 至四月时,李郭二人反目,相互攻杀。 后镇东将军张济自陕县赶来解和,刘协抓住此次机会,请张济做中间人。 想要东归雒阳去,前后请示十次方得李傕、郭汜二贼允许。 七月,刘协天子车驾自长安东归。 中间又经历一系列波折,直至今年十一月才堪堪赶至河东。 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殍遍野。 刘协贵为天子,却只能与皇后共食粟米,粗粝不能下咽。 后宫中人则只能以枣菜为食。 河内太守张扬进献肉米,河东太守王邑献绢帛,这才使得汉帝渐宁。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国舅董承等人知在河东不是长久之计,李傕、郭汜二贼迟早追上来,所以还是打算护送乘舆到雒阳去。 这日,汉帝自知河边行走。 见本地居民,只有数十家,无可为食,尽出城去剥树皮、掘草根食之。 而朝廷官员,自尚书郎以下,皆自出城樵采,多有死于颓墙坏壁之间者。 刘协望着悠悠江河,不禁悲从中来,叹息道: “汉室气运之衰,无甚于此。” “朕死后,有何面目去见我大汉列祖列宗?” 太尉杨彪唯恐天子寻短见,紧紧跟在其身后,并言道: “听闻河内太守张杨已经领兵自野王赶来护驾,相信不日便到。” 刘协脸上却并未有丝丝高兴,只是叹道: “只恐非为护驾,想是从朕这里谋取些功名富贵。” 一路走来,刘协已经见过太多这样的人,自己都有些麻木了。 杨彪闻言也是一叹,只能出言劝慰道: “请陛下暂忍一时,待归了雒阳,都会好起来的。” 刘协却摇了摇头,“自董卓造逆以来,雒阳被付之一炬,尽为瓦砾之地。” “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 “纵是到了雒阳,也终得一片荒地耳。” 唉…… 听到刘协发出的牢骚,杨彪也不知该怎么宽慰刘协了。 刘协也不欲让杨彪为难,遂开口道: “不过朕难摆脱傕、汜二贼,卿等功不可没。” “若无众卿家,朕实不知要被二贼欺辱多久。” 杨彪伏地磕头,垂泪拜道: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臣等定当为陛下死节!” 刘协无奈一叹: “若是天底下能多几位忠臣,汉室断不至于衰败至此。” 这时国舅董承走了过来,满面愁容的对刘协说道: “启禀陛下,如今乘舆虽已东归,然身后凉逆仍是穷追不舍,急需忠臣护驾。” 顿了一顿,又补充道: “况日后东归神都,河南尹已成白地,若无钱粮救济,恐也无济于事。” 杨彪提出意见道: “雒阳以东便是兖州,此地离得最近。” “听闻兖州牧曹操兵强将盛,何不宣他入朝,以辅王室。” 刘协嗟叹一声: “朕前既降诏,卿又何必再奏,今即差人去了便是。” 杨彪正要领命而去,董承忽的出声阻止。 “曹操乃是一方大诸侯,前者其败吕布于濮阳,方定兖州内乱,前路未卜。” “且据臣闻之,此人乃宦官之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