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鲁肃一到襄阳,将差人打听荀攸之所在。 一经探得消息,便亲自领了数名随从,骑马奔往。 到了目的地后,众人纷纷下马,让马儿暂些。 鲁肃身边这几位随从,那都是他东城会的人。 忠心耿耿,少有勇力。 众人先取盐巴,捏碎了掺入口粮里。 然后晃匀挂在马脖子上,让马儿自己舔食。 似乎已经做好了,此次绝不空手而归的准备。 “几位稍后,容我等先向先生禀报。” 下人见鲁肃这帮人来头不小,赶忙将消息报给了荀攸。 荀攸则气定神闲,命人将鲁肃请进来,但只见他一人。 鲁肃遂令众人留在屋外等候,自己单身进屋见荀攸。 双方相互叙礼一毕,随后各自落座。 荀攸暗自打量鲁肃形貌,体貌魁奇,颇有膂力。 “子敬先生自徐州而来,怎有空来襄阳见我一闲人?” 荀攸含蓄一笑,语气非常客气。 这时,侍婢敬上茶汤,鲁肃饮过之后才开口说道: “今我主刘玄德在徐州立业,闻说公达先生素有贤名。” “故遣我来征辟足下。” 鲁肃依旧保持了自己开门见山的说话习惯,没有什么弯弯绕绕。 荀攸闻言,尽管仍是强作镇定,可鲁肃却敏锐发觉他神情微微变动。 “我闻公达先生叔父荀彧,现任曹兖州司马。” “颍川又是先生本乡,既不愿去投刘徐州,何不去投曹兖州呢?” 鲁肃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既然你荀攸来自颍川,颍川又是曹操的附属势力。 你叔父荀彧更是在曹操身边位居高位,为何要留在荆州呢? 其实荀攸并不想留在荆州。 他是想去当蜀郡太守。 因为蜀地山险城坚,人民生活殷实。 只是由于道路不通,才被迫暂时留在荆州。 “今天下未定,群杰并起,何者为雄尚不可尽知也。” 荀攸迎了一口茶汤,对鲁肃的问题答非所问。 而鲁肃却更加能够猜到荀攸心中所想了。 “……呵呵,诚如公达先生所言。” “方今天下大乱,正是智士劳心之时也。” “而公在荆州,观变蜀汉,不已久乎?” 历史上,荀攸是在他叔父荀彧投靠曹操五年之后,才加入曹操阵营的。 并且还是曹操主动征辟,荀攸才去的。 那么荀攸这期间到底在想什么呢? 其实,用曹操评价荀攸的话就大概能知道原因了。 曹操评价荀攸为: ——“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 荀攸表面看起来憨厚、胆小、怯弱。 而实际上睿智,勇敢,强大。 从来不炫耀自己的长处,夸大自己的功劳。 即“智可及,而愚不可及也。” 也许别人能达到荀攸的智慧,但他的低调别人却永远做不到。 其实,从这段评价就能看出荀攸是一个非常低调内敛,且善于隐藏自己锋芒的人。 他敢为了诛董而献身,又会因为想要明哲保身放弃任城相,转而求取蜀郡太守的位置。 曹操在征辟荀攸时, 曾对他说,我知道您在观察天下形势,现在我觉得您已经能够做出判断了。 言外之意,就是告诉荀攸他已经具备争雄天下的实力了,你可以来投靠我了。 因为这时候曹操不仅平定了兖州叛乱,还向豫州发展了自己的势力。 并且他还迎奉了天子,手握了汉末最重量级的政治筹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