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玮随口吟诵的一首,便让傅柔的心思如潮涌。 不过,沈炼、燕大、王方翼这三个大老粗的吹捧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完全不知其中味道。 倒是随行一人浑身颤抖,脸色大变。 他便是冯翊太守钟繇。 钟繇得知刘玮一行经过潼关,便来拜见。 “王爷,此诗文真是让人震惊,绝对流传千古啊!” 钟繇一脸激动,“不知王爷能让下官抄录研读否?” “随口胡扯,贻笑大方,钟太守若是喜欢,尽管抄录好了,也无须提及本王。” 刘玮若无其事的说道,言语之间,有拉拢之意。 他当然知道钟繇学识渊博,还是大书法家,独创楷书,与王羲之并列成钟王! 深受曹操重用,平河东,督关中,抚南匈奴,位列三公,配享太庙。 他有两子,其中一子,名为钟会! 不过,却要到三十年后才出生。 刘玮拉拢钟繇,意在钟会,就当给自己后世谋福利吧! “王爷,您太谦虚了,能抄录王爷如此精妙诗文,真是三生有幸啊!” 钟繇开心得手舞足蹈。 他的书法,要是配上好诗文,那将渊远流长。 “好了,钟太守就送到这里吧!我们有缘再见!” 刘玮见钟繇一行送他从潼关向东走了好几里,当即勒马劝钟繇回去。 “下官得在潼关遇到王爷,是下官的福分。”钟繇恭敬说道。 “钟太守言语谦逊,高风亮节,一定能教育出不世奇才!” “王爷说笑了,下官还未婚娶呢!”钟繇老实回答。 “哈哈!” 刘玮大笑,“那祝钟太守早日寻得良配。” 一阵客套之后,刘玮与钟繇在潼关辞别。 刘玮一行,望弘农而来! ...... 连接长安和洛阳的官道,崤函古道,是两地的唯一一条交通要道,也是黄河文化连接东西部的节点。 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经典佳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