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们却一点都不知道。 这一万多大军,似乎凭空而生的。 “对啊,即便鲜卑人帮他,也不可能凑出这么精锐的兵马啊!” “野狐岭那边的鲜卑部我是知道的,他们的首领步度根麾下也就十万部众,能战之士三五千而已。” 这些匈奴的官员窃窃私语。 看到众人在议论,右大都尉轻咳一声: “我的推断是,中原的朝廷根本不知道关外有这么一支军队!” “这个皇子是私募武装,在中原的汉人朝廷看来,便是造反,大逆不道。” 羌渠一愣:“这又如何?” 右大都尉分析半天,却是这个结果。 “他一个皇子,掌握万人军队,对我们来说是个威胁!” “那对大汉的皇帝来说,也是不是一个威胁呢?” “甚至对大汉的其他皇子以及他们背后的支持者而言,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呢?” 羌渠能当上单于,多少有些谋略和政治手腕。 他一听右大都尉的话,便明白了其中关键。 这个皇子在塞外拥兵自重,对朝廷的某些人造成了威胁。 “那么,我们能得到什么?”羌渠问。 “那么此人就是大汉朝廷一些人的眼中钉,如果我们向他们要钱要粮,要盐要铁,要武器要盔甲!” “他们会不会答应得更加痛快呢?”右大都尉循循善诱道。 “呔!” 羌渠却怒道,“你这是后知后觉,现在我们已经兵临善无城下,还首战失利。” “我要的是杀敌破城之策,而不是听你分析这些!” “现在说这个,又有什么用呢?” “就算大汉那边给我们钱粮武器,那不知道猴年马月!” “那几万斤说要交割给我们的盐铁,到现在还没拿到。” 原来羌渠早已收到左大都尉回报。 三千骑兵在骆县到雁门关的路上一处废城围住了并州来的丁原一行。 可是连续发动了多次进攻,丁原那一千人据城而守,顽强抵抗。 左大都尉不仅没有将其拿下,反而折损不少骑兵。 “大王,这也是我正要给大王建议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