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本来使者一路从洛阳出雁门关,往西从清水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偏关渡过黄河,便能到美稷。 他们却绕了一段路,去定襄见了於夫罗办了一点何进的私事。 虽然比预计的日子多了三五天。 羌渠却毫不在意,以最高礼仪规格热情款待了这个两个使者以及他们的随从。 大帐之中,左右两排,首位便是这两个从洛阳来的使者和其随从。 他们大腹便便,衣着华贵,身边还各有一个丰满的匈奴女子相陪。 “两位使者从洛阳远道而来,辛苦了!喝!” 羌渠再度举起了羊角酒杯,一饮而尽。 “单于大人好酒量,我们也干了!”两个使者很是满意羌渠的表现。 听人说,这个单于很是灵光,懂得人情世故。 凡是出使南匈奴的官员,不仅天天有不同的匈奴女子相陪。 走得时候,送的金银和财物得用马车拉。 这让两位使者充满了期待,喝完酒后,讨好地说道: “羌渠单于,您要的铁锭五万斤,粗盐一万斤,盔甲一千副,陛下已经下旨让并州刺史段颎筹备。” “不日将有人护送到西河与您交割!” 羌渠单于顿时喜上眉梢。 匈奴人不缺粮,不缺马,更不缺兵! 他们缺的是盐铁! 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自然不会去开挖铁矿冶炼。 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两处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对于匈奴人来说,即便知道,也无从开采。 他们对铁器那是大量的需求。 打造箭头、武器还有铁锅等等。 以往羌渠需要用十多匹马才换回一斤盐或者十斤铁。 现在没想到,他借河西鲜卑各部南下之事,向大汉要盐铁,居然成了。 “那多谢两位使者大人了!” 羌渠挥挥手,当即让人送来一堆玛瑙和宝石。 两个使者眼中冒光,拿起宝石欣赏起来。 顺手抓起一个送给了身边的胡人女子,引来那女子好一阵殷勤侍奉。 羌渠也是心情大好,又是一众日逐、且渠、当户、骨都侯诸官纷纷给两个使者敬酒。 “羌渠大王,我们还有一事!”其中一个使者见氛围不错,当即说道。 “尊使请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