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借剑-《长安有神仙》


    第(2/3)页

    他向身后拂一拂衣袖,一阵疾风在这条狭长的胡同忽起,不曾令两侧的院落瓦片起任何动静,只是携三道人影平地而起,直奔云端,且速度迅疾,哪怕是附近的百姓隐约见了什么黑影,也只以为是一时间的,眼花。想不到是三个人刚才升了天。

    边一轩又一躬身,“多谢先生。”

    张辰摇头,“我只是恰逢路过,随手为之,如果真要谢,倒不如谢这一场巧合。”

    他伸手指一指远处,道:“我方才见你约莫要去赶下一处茶馆,不妨边走边说。”

    二人于这座边城的长街穿行,于午后的光霭中说起书山,诸如几位夫子,诸如书山上的阵法和建筑,甚至是叶谷。

    张辰这时才突然体会到一种名为在外见了老乡或同窗的情绪,哪怕他们过去在书山不曾见过面,但却因为在同一个地方求学的经历,有了莫名的牵绊。

    直到二人又入一条胡同,不远处便是边一轩说书的下一处茶馆儿,边一轩似乎经过一番犹疑,最终还是说道:“我曾听闻,复唐会计明和先生是好友,不知可有此事?”

    张辰不知道他忽然提起计明的目的,但还是颔首道:“的确如此、”

    边一轩道:“计明如今在唐国学子中已成了我辈楷模,人人都说他才是真正承袭了丹夫子遗志。

    他在菜市口被斩首那一日,唐国各处学子都自发悼念,对皇帝的声讨檄文不知凡几,许多人都称其为付唐先生,寓意这才是一生为唐国的典范,不负先生二字。”

    张辰听他说起这些,心头既是骄傲又是痛惜,“他曾和我说过,创立复唐会第一天就已做好了有这一日的准备,一个人生在世上,无论王侯将相还是黎民百姓,唯一的归宿都是死去,而他若因教化百姓而死,那便足矣。”

    边一轩略一沉默,道:“可是先生,您身为计明的好友,该知道他生前唯一挂念的就是双亲,为此在大庭广众之下断绝了关系。

    如今他的父母都已经进了牢狱,并于三日后问斩,圣人典籍曾说过,好友之间的情谊最好不过是托妻献子,付唐先生没有妻子儿女,但双亲犹在,先生却为何无动于衷呢?”

    张辰这才明白边一轩忽然提起计明的用意,只是他这些日子都在山野之中穿行,在金陵时也未曾听朱重三和褚轩提起,因此对这件事毫不知情。

    此时他骤然听闻,“什么时候的事情?”

    边一轩见了张辰的愕然,这才明白原来他并不知道这件事,略一琢磨倒也明白,想来这位先生出了春陵郡后为了避免麻烦,一路途径地界儿都人烟稀少,自然不能知晓。

    他这才微一躬身道:“就是前几日的消息,皇帝特此昭告天下,想来就是要世人知道,一旦忤逆了他的,无论什么人,无论是否断绝了关系,都逃不过株连九族的命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