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百里之外。 安史山于荒野和山岭的交叉边缘站定,“情况怎么样?” “那人说,半个时辰内,朱重三必死,届时他们将延山岭而来,可能需要将军借道。” 安史山转过身不再去看身后山岭,只是道:“通知下去,那些人一旦出现,杀无赦。” 身后副将闻言微惊,上前道:“将军。” 安史山并未回头看他,“朱重三虽然无能,但是也不该死在这些废物手里。我知道你当初来找我,也是某些人的授意,如果你不愿意继续追随就尽管离开,只要你不在此期间透露我的想法,我便不会杀你,毕竟你也曾与我沙场多年,算是报了追随之谊。” 然而副将听闻此言,一瞬间将方才所有的想法已全部摒弃甚至忘掉,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曾在战场上经历无数伤口不曾因此畏惧的人物,这一刻连身躯都在颤抖,“将军!” 安史山止步。 副将双目已含泪通红,“将军,我当年来到这里的确是因喟叹观的命令而来,您也知道我当初身负修为,但自三年前那一场大战,我等身陷重围,您做好一切托负慷慨赴死,说自己绝不会靠将士性命而珠宝登堂,我便从未对将军有过二心。 方才我一番劝诫,只是觉得将军大事在即,本不该得罪如喟叹观这样的势力,当下唐国虽有疮口,仍需天下共举,现在只是混乱之初。 我这些年在战场杀伐,也知道您方才说起朱重三时的叹息,但大事为重,我只担心耽误了您的大事!” 安史山缓缓回头,低头瞧了副将半晌,最后才道:“我这些年从未怀疑你,也从未因你来自喟叹观就如何看低你,你该明白的。只是如今天下将乱,你终究要回到喟叹观,我只是不愿在军中和你刀兵相见。” 副将当下叩首,“将军,我早知有今日,所以早做好了准备,将来如果喟叹观和将军真有冲突,我若背叛了将军,就让我今生不得好死,后世永” 他的话还未说完,安史山已上前两步将其扶起,“不必再说了。我早知你的想法,只是不愿你两相为难。” “将军,我绝没有半点儿为难!” ······ “兄弟,不如,你救救我?”这句话本身是问题。 当初朱重三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只以为是张辰开玩笑似的说法,从长安到蜃城足足万里,他还从未听过世上有什么人物能跨越这么远的距离须臾而至。 只是方才朱重三因为一时莫名的愤概,想起张辰曾带他看过长安街头的某一幕,当时张辰曾说长安都是如此,外面的地界儿你可知是如何过分? 当时他虽明白,却感受不深,直到现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