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骂人!-《都市之至尊神医》


    第(1/3)页

    第203章骂人!

    “我不是在做梦,是不是?昨晚没睡好,现在还在做梦?刘佳,来,你掐我。”

    本来有些人还在奇怪为什么这么容易被抓,但是五百万之后,大家的想法都被五百万抓住了。

    胡璋的脸很复杂。看着其他村民还在为500万元争论不休,他走近王旭,把他拉到一边,小声问:“王旭,你说实话。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自首,给了500万?”

    王旭自然是不可能实话实说的,他知道村民们都很淳朴,不希望他们卷入这个利益漩涡。

    王旭笑着说:“没什么,反正对我们村来说毕竟是好事。对于这五百万,我打算用这笔钱在村里建一所学校……”

    胡璋见王旭故意转移了话题,知道这小子怕是还有什么难言之隐,也只好叹了口气,不再问了。

    然而,一提到建学校,真的让胡璋眼前一亮。

    村里的学校还是30年前建的老学校,收附近几个村的孩子。学校只有五个房间,其中一个是老师办公室和资料室,其他房间都是上课用的。

    一年级和二年级共用一个,五年级和六年级很多家长都送到镇中心小学读书,所以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很少,也共用一个。三年级和四年级都有独立的教室。

    很多家长即使知道在镇上接送孩子比较麻烦,也是没办法。就是因为村里的小学条件太简陋,而且这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被认为很危险,很不安全。

    而王旭也有自己的私心。毕竟刘丽是学校的老师,他自然希望女朋友工作条件好一点,更让人放心。

    而且王旭已经下定决心,年底一定要把刘丽接回家,以她需要帮忙建学校为理由邀请她,似乎是一个完美的理由。

    “王旭,你说他们给了我们五百万。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想问,这五百万你打算怎么分?”

    “是的,王旭,我昨天去山上救火了。我在黑暗中摔倒了,可能撞到了头。我想去城里做一次检查。这钱能给我报销医药费吗?”

    “王旭,我们两家人关系很好。你父亲和我曾经一起长大,所以我们不能忘本。那这笔钱我们可以多拿点!”

    刚才王旭和胡璋在窃窃私语,在场的村民也没闲着,都开始了自己的小算盘。

    许怎么会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对于村民来说,平时别说五百万,就是一百万,甚至十万都很难拿出来。如果这笔钱真的分配给他们,会让任何人感到骄傲。

    所以建学校的决定其实是最公平的处理方式。否则,不患寡而患不均,本来是很好的补偿,可能会引来很多恶果。

    王旭咳嗽了一声,伸出胳膊,做了一个微微压掌的手势,示意大家暂时安静。他看了一眼急于搬家的村民后说:“大家听我说。这钱虽然名义上是补偿,但是补偿的人还说这钱只能用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就是重新翻我们村的小学!”

    期待的欢呼场面并没有出现,反而激起了更大的不满。突然有人忍不住破口大骂:“怎么,那是我们的钱,烧山给我们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那赔偿就应该直接到我们手里,妈的,为什么还要建学校!”

    另一个人也不耐烦了,回答:“是啊,这个人真的要道歉吗?我认为这是欺骗人们的意图。他还建了个屁学校。我就直接把我闲置的老房子卖给学校,给我20万!”

    当然,也有人有不同意见:“你觉得建学校是个笑话。小学幼儿园那么多教室,没有几百万不一定能弄下来。别忘了还有游乐场和餐厅。我认为人们愿意为此付费是一件好事。我们村的学校早就该翻修了。如果老学校不是太危险,我怎么让孩子天天在镇上上学?”

    看着现场一片狼藉,王旭也皱起了眉头。他以为建学校这种好事会直接全票通过,但是阻力还是很大。

    但是仔细想想就会明白,虽然建学校是好事,但是村里很多人都没有上小学的孩子。很多年轻人在城里买房,他们的下一代直接在城里读书。如果他们建一所学校,他们将不能得到任何便宜。

    但王旭也有点幸运。还好他刚才没有说太多,说建学校的决定是他自己的决定。不然这群人就要爆炸了,最后没拿到钱就能活剥了他。

    王旭的头大如水桶。这时,胡璋受不了,赶紧出来主持正义。

    他站在前面,不怒自威,没有说话,但凌厉的眼神让现场所有人都闭嘴了。

    王旭不禁感叹,不愧是老经理,这种气势和威严在村民心中,他是一个年轻小伙子。

    胡璋看了一眼所有在场的人,恨铁不成钢地说:“看看你们这些贪婪的人的臭样子。看着都觉得丢人!你以为我不想要这钱吗?我也想要,但是不行!”

    “山上烧的是什么?你比我更清楚,很快就把它扑灭了。能有多大?只有几棵树死了,一点土地被烧了。第二年春天,他们都自己长大了。值五百万吗?”

    “本来我以为可以出5万,10万。感谢上帝,人们付出了这么多。那天来看现场检查,感觉被骗了怎么办?你现在就盼着能分多少钱。我告诉你,就你个人而言,五百万你都不满意!”

    “这钱给娃娃们建了一所学校,多好的机会啊!这样我们就可以安心用钱了,他也没有理由回去。再说我们村里人都知道早就该修了,可是我们没钱啊!娃娃们每天都要走七八里路的山路去镇上上学。谁不担心,这辈子难得的好机会能碰到几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