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晨昏定省散了以后,毓秀扶着谢见微回院。 说起方才的事便觉得古怪:“夫人,您说宁姐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年根儿底下不紧着过年的事忙活,上山进什么香去。” “而且宁姐儿到底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弄到那么些银子的!” 毓秀声音压的很低,难掩惊讶和好奇。 “那几个铺子生意早不景气了,管事的嘴巴紧问不出话,奴婢总觉得那几个铺子,不过是宁姐儿找的,面上遮掩的罢了,她弄来的钱绝不是从铺子里来的。” 谢见微笑着讳莫如深,只告诉她: “这些咱们都不必管,安生地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 黄昏时,薛又宁将拟定一起去万佛寺上香的人名单,来拿给谢见微看。 除却几个主子,还有随行的侍从,要用到的马车,和一应行李吃食一类。 谢见微看了两眼,道: “陈氏有孕,上山进香的路奔波,何必折腾?” “这是陈姨娘主动来说,要跟着去的。说是想给腹中孩子,亲自求一个平安符。” 薛又宁道:“我已经先去问过父亲了,父亲说让您裁夺。” 谢见微:“给她准备些松软的垫子,还有银丝炭。多几个人照看着,别出事。” 薛又宁乖巧应是,谢见微将名单递了回去。 这时,来了个侍女走进里间,行礼后递上来一物: “少夫人,您的信。还是从西角门递进来的。” 谢见微接到手里,信封上的字工整潇洒,写的是公西玉三字。 薛又宁站起身说:“母亲,我先回去了。” 谢见微淡淡嗯了一声。 等人走了,她才展信看起来。 屋里的烛火暗了,毓秀捧了一盏新的灯进来,看到信顺口说道: “公西公子又递信给夫人了么?他可真是尽职。自从夫人不管将军府铺子的事以后,也就公西公子,还每月给您递信说铺子里的情况,这忠心实属难得。” 的确是难得的忠心。 但也确实让她麻烦不断。 谢见微折起信放到烛火上点燃,吩咐毓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