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离开北郊没多远,秭小伟随便搜了个文艺青年爱打卡的老街去游玩。 要测试高速公路、省道国道、乡村公路嘛。 还不是那种常见的旅游景点古镇街道,就是乡村间布满青苔的老房子老街道,没什么商业气息。 刚刚火热上市的新能源高端豪华MPV,抵达树影婆娑的街口有种穿越时空的恍惚。 看上去很美。 不过明显没法驶进以前马队马帮才会踏过的青石板街道,因为不光狭窄,还时不时要上下几步台阶。 那就停在外面步行走进去。 安全助理从后面两部越野车上下来远远跟着,有点纳闷老板来这种地方干嘛。 要收购这片地区推了重建吗? 很清幽的街上没啥游客,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已经年久失修,有的甚至已经垮塌,露出残垣断壁的景象。 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老街依然保持着一种独特的魅力。 老房子虽然破旧,还是有人住,基本都是老人在这里慢悠悠生活、工作、打牌,享受着老街带来的宁静与安逸。 而街道两旁的墙壁上,更是栽满了花花草草。 这些绿色植物与古老的建筑相映成趣,给人相当文艺而古朴的感觉。 常月玲惊喜:“我没见过这种西南地区带着梯步的街道,恍惚让我想起什么小时候看过的文学作品?” 秭小伟本来在触景生情:“《红岩》吧,写的就是这种解放前街道场镇发生故事,几十近百年过去,这里的人依旧过着跟以前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所以矫情那么多干嘛。” 但穿过这条街道,常月玲更惊喜,那一头居然是座破产的工厂。 嗯,就是那种国营老厂,有自己的电影院,宿舍,幼儿园,供销社,一应俱全的那种。 没之前的老街历史悠久,浓浓的八零年代风。 常月玲说起她脑海里总是萦绕着刚出生几岁时候,好像就住在这样的地方,但据说被她爸收购推平建成了新的工厂。 隐约从小时候的照片上能看见点端倪。 没想到居然在这里重逢。 看着那些爬满璧山虎的老房屋,到处还有风吹雨打残缺标语的石砌墙,高高的几十米水塔,常月玲走得都有点蹦蹦跳跳了。 人更少,住在这里的人都几乎消失不见。 除了极少的几部破面包车、拉客的小三轮,厂区里几乎看不到什么交通工具。 加上繁茂疯长的树木,有种空荡荡的末世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