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章 慈悲喜舍(2)-《落难情缘》


    第(1/3)页

    你的禅堂在哪里?就在剑树刀山上。学道的人就应该在这上面磨炼。

    “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恚是怨恨心,怨天尤人是恚心。

    嗔心是更强烈的怨恨心。

    得忍辱波罗蜜的菩萨没有贪恚心,绝对不会犯这个戒的。

    禁就是戒。

    维摩居士说,修梦幻观的人,得忍辱波罗蜜的菩萨犯了贪嗔戒(没有讲痴)是反面说的。

    为什么他六度中只提这一条,其他都不提?

    你看《金刚经》,明明是在讲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重点却是在布施和忍辱,布施到了内布施就是般若,中间最重要的是佛拿自己作例子,佛在生前被歌利王一刀一刀慢慢割死而不动念(如项羽的自刎是大英雄气派,但还是不能与佛的气度修持相比),说明忍辱波罗蜜的重要。

    做到布施、忍辱这两项,般若波罗蜜自然成就。

    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成就。

    得忍菩萨还有痴不?

    有的,大乘菩萨贪恚念头都断了,无比地慈悲众生,这一念慈悲就是痴的根本。

    我说是负责任的。

    “入佛烦恼习”,正面地讲,成了佛是绝对没有烦恼习气的。

    反面地讲,对不住,还是有一点点烦恼习气。

    佛与佛见面也要问:“众生易度否?少病少恼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