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上-《韩娱夙缘》


    第(1/3)页

    老爹问要不要送我,我摇摇头:“不用这么麻烦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出门。我想明天还是要去看看师父的道观再走。”

    他也不坚持,知道自己儿子自立得早,这么多年走南闯北也没什么不放心,只是说:“那你收拾收拾行李,我明天先带你去茅山,再送你去火车站。”我应了声是,就不再多说。

    晚上,老太太和我妈准备了满满一大桌的食物,因为这是3年来第一次远行,她们嘱咐这儿唠叨那儿的,一个劲地给我夹菜,好像生怕我在外面吃不饱一样。我仔细体会着这亲人间脉脉的温情,知道我这一走恐怕以后相聚的日子会更加的少。

    清早,我爹把我行李放进了后备厢。行李并不多,仅仅是几身衣服、录取通知书、电脑和师父留的一幅字,装在一个旅行箱里。因为是出远门,路上带太多东西也不方便,像什么洗漱啊日用的就等到到学校安置下来看缺什么再买。

    走进竹林,因为缺少人打扫的关系,道观已经破败。推开门,3年没有过来,供桌上已经厚厚得对了一层灰,房梁上也结起了蜘蛛网。我用手拨开蛛网,把地上蒲团的灰尘拍了拍,又把供桌上师父的牌位上的灰尘抹掉,然后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师父,我要去北京寻找我的机缘了,您对我的教导弟子一刻也不敢忘,您安息吧!”

    说罢关好观门,刚准备走出院子,忽然想到小时候的游戏之作,那几颗装在旧磁坛埋在花根底下的丹丸不知道怎么样了。我就在院子里找了个生满锈的铁锹,然后把坛子起了出来。打开坛子,只闻见一阵芬芳沁人心脾,白玉珠子般的丸子水灵灵的,于是找了个白玉瓶子把12颗丸子装在其中,放在衣服口袋里。缺少了花根的滋养,要保持药效不流失,只能由我随身带着,时时用元气孕养了。

    走出院子,到前殿,父亲正在和掌教说着什么。说起来这些年父亲给茅山也捐了不少香火钱,更因为我的关系,和茅山上的掌教是熟识,每年掌教也会让我带点春茶给父亲。见到我过来,父亲跟掌教告了声罪,我也与掌教告辞。

    父亲驱车送我往火车站。父亲现年四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一路嘱咐我:“在外面不要怕花钱,要知道吃亏是福。”我虚心地听着,知道这不光是父亲经商也是他人生的智慧:“不碍事的,以前师父带我拜访的那些故老还在,我这次去先拜访他们,他们也会仔细着我的。”父亲“嗯”了一声也不再说话。

    检票进站,我挥手作别父亲,也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因为买的是软卧的票,车厢里环境还好,我摆好行李,就脱下鞋仰躺在床上,闭目养起神来。

    车途经徐州,突然列车里的广播响了起来:“各位乘客,列车3号车厢内有一男性乘客吃东西时被食物卡住喉咙,情况危急!希望有医生同志能来帮忙!”我连忙起身,赶往3号车厢,这时广播里还在播放着公告,车厢里也很是嘈杂,我挤了好久都没挤过去。

    救人如救火,这时候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鼓荡起体内的元气,愣是从人群里挤出了一条通路。

    这时,我看到一个中年男子正痛苦地倒在地上,双手挤着喉咙,脸色涨得通红,旁边一个三十多岁、衣着朴素的妇人趴在他的身边,着急地呼喊着什么。

    我一边跑一边叫:“我是医生!周围的乘客还请让一下,让周围的空气流通!”乘务员也猛然醒悟,开始疏散起围在病人旁边的人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