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回-《我本三国一路人》
第(2/3)页
赵雨道:“这样啊……那到时候岂不是全天下的人都能够听到小兰的歌?”
对这个陆仁却只是摇了摇头。全天下?陆仁自问还做不到那么夸张,而有一些话,陆仁也实在是不太好向赵雨说出口。
比如说为什么要费那么多的事专门的送一部留声机和一堆的唱片给老曹?真要是说穿了,陆仁就是在借老曹的名人效应,给这留声机先打上一个广告再说。老曹是什么人?别的不太好说,但说是现时点的诸候之首却绝对不足为过,而老曹试用过并且感兴趣的东西,在名人效应的影响下自然就会有其他的人也想试试,那么等到老陆这里的留声机在各地正式发卖的时候,陆仁自然不用去担心卖不出去的事,相反可能要考虑一下供货量不足的问题。
其次还是那句话,这种太过超前的东东要是随意的就推出来,没准就会被人视为妖物邪术,像老曹在试用的时候,不都还有人在惊慌之下想把留声机给砸了吗?所以说这样的东东,在当时必须得有个能镇得住场面的人亲自试用并且确定没有问题,这才能够让当时的人们都接受得了。如果接受不了,那陆仁这好不容易才弄出来的货还卖个菊花啊?
再次一条那就比较有深意了。陆仁一直在文化影响力这件事上作文章,之前印刷制品的成功销售也算是开了一个好头,但陆仁仍旧认为这远远不够。而且真论起来,夷州方面在当时的传统文学方面,其实也只有一个郑玄郑老爷子在顶着而已,蔡琰当然也不错,但更多的时候也得承认蔡琰是在吃她的父亲蔡邕旧日名声的老本。而真要是闹到某个程度的话,蔡琰一介女流也肯定是斗不过当时中原地区那么多的文人士子的,所以陆仁必须得在其他的方面再耍点花招。
而雪莉搞电报机的时候顺手搞出来的留声机就是个好东东。仍以蔡琰为例,蔡琰在文学方面会斗不过中原的文人士子,但如果是玩音乐的话,貌似在当时还真没几个人能和蔡琰一较高下,而且陆仁本人在当时的音乐领域不也有着相应的影响力吗?现在借着留声机的帮助,等到大量的唱片发售到各处的时候,人们就很容易在心里面形成一个陆仁那边的音乐是某种意义上的正统……不能说是正统,应该说是标竿意义的存在。
反正音乐虽然不是什么主要的东东,但却可以是一样有着很强的辅助效果的东东,在很多时候对那些文人士子们也可以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再进一步的来说,当人们都认为当今的音乐大师是住在夷州的时候,那么夷州的影响力自然就打出去了,然后总会有一些文人士子什么的会跑到夷州来转转。而这一类的人口流动,又会进一步的把夷州的一些影响力给带回中原,那么陆仁的一些目的也就达到了。
或许这里面还牵扯到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事,可这会儿要陆仁把这些事一件一件的全都理清楚说出来,陆仁自己也做不到,反正知道自己按照这样的安排做下去就是了。再说得难听点,就算是实在是不行,东西顺利的卖出去,各处的钱财哗哗的流到了自己的手中,不也就行了吗?
而在这一点上陆仁还真不担心什么,因为蔡邕当年所遗留的曲乐天下闻名,在蔡邕死后就有许多人叹息说蔡邕收集的那些音乐要失传了。而蔡琰从蔡邕那里继承下来了很多很多,现在由蔡琰亲自操刀上阵灌录琴曲唱片,闻讯之后会生出购买意愿的人也肯定不会少,毕竟蔡琰手上所拥有的一些东东,在那个时代可就是一种传承与风尚,对太多太多的文人士子们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再不客气一点的说这是一种另类的信仰可能都不足为过。
好吧,这些事就不再扯了,只说陆仁派去荆州的人当中,就还有一些人带着其他的使命。
比如说陆仁安排着让人刻意的宣传一下夷州的军事实力很不怎么样……有人会说陆仁你这么做是不是有病?搁现代社会里面,哪个国家不是在用力的宣传着自己的国家其军事实力是如何如何的强大?你他喵的这时候怎么却跟人说你的军事实力不行?这不是在鼓励别人来打你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