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酣战…… 激烈…… 偌大的战场,每一寸土地都在战斗。 各种枪炮声互相交织。没有人能分辨出单独的枪炮声。张庸也不行。 估计很多人都在目瞪口呆。脑袋空白。 无论是日寇,还是国军,应该都没见过如此凶悍的火力。 一百五十个火箭弹发射架,从来都没有停歇过。相当于至少五个重炮团在猛轰。 还有二十多辆坦克…… 还有数不清的迫击炮、机枪、步枪…… “轰……” “轰……” 有武器打的比火箭弹还凶。 就是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射速比火箭弹还快。 火箭弹的装填,是需要时间的。速度比较慢。但是迫击炮真的很快。 部分疯狂的炮手,甚至能在一分钟里面打出二十多发炮弹。 结合迫击炮的数量,打出去的炮弹,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日寇每个人头都能摊分到两发以上。 几乎每个角落,都有迫击炮问候。无论日寇怎么躲藏都没用。 张庸举着望远镜。 大局已定。日寇已经无力回天。 不想被推入鄱阳湖去喂王八,就只有夺路而逃。 但是,如果41师团跑了,南面的47师团,就会被国军彻底包围。 如无意外,又有一个师团要完蛋。 “嗒嗒嗒……” “嗒嗒嗒……” 有人急匆匆从后面赶来。 查看雷达地图。赫然是薛岳。他居然来了。 还有一个很意外的人选——罗科索夫斯基。 都是策马赶来的。 罗科索夫斯基的骑术似乎很不错。 这个家伙好像在苏联红军的骑兵部队担任过军官? 后来又在坦克部队任过职。所以,履历很丰富的。 难怪以后能够逆境崛起,一举成名。 除了他张庸,没有哪个名将是突然间冒出来的。多多少少都是有点先决条件的。 “少龙!” “薛长官!” 张庸暂时返身回来。 前面到处都是流弹。很危险的。 万一突然有哪颗流弹将薛岳打死了,那就糟糕。 他张庸是无官一身轻。 薛岳却是九战区的副司令长官。货真价实。 “少龙,统帅部急电。” “谢谢!” 张庸伸手接过来。 心想,薛岳居然亲自送来电报? 什么样的内容,显得如此重要? 结果…… 看完…… 沉默…… 电报确实是统帅部发出的。 甚至是明码电报。大约相当于通电。但没有指定对象。 谁都知道,电报是发给日寇的。 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统帅部在电报里面宣称,将全歼赣北地区日寇。 没看错。电报里面确实用了全歼两个字。 匪夷所思。统帅部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发出这样的电报? 赣北的战况,难道统帅部已经知道? 就算知道,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要求啊!根本做不到好吧。 眼下的赣北,南昌周围,日寇还有十几万人。国军的数量也差不多。实力根本不如日寇。 能够解除日寇对南昌的威胁,已经是非常困难。谁来的信心全歼? 光头又在发什么癫。又以为优势在我了? 他什么时候才能看清现实…… “少龙。” 薛岳示意张庸一边说话。 张庸朝罗科索夫斯基挥挥手。表示打招呼。请他稍等。 跟着薛岳来到旁边的空旷地带。 “轰……” “轰……” 阵阵的爆炸声传来。 双方的交战还在持续。是典型的拉锯战。 日寇疯狂反扑。 国军奋力还击。 火箭弹、炮弹、子弹,弹如雨下…… 如果没有雷达地图显示,感觉战场就像是沸腾的一锅粥。 最终,会将敌我双方都全部炖烂在里面。 雷达地图显示,吴奇伟已经到了最前线。 这位粤军老将,打还是很能打的。常规战法,没什么问题。 “不是委座的意思。” “什么?” “是苏联人要求的。” “呃……” “苏联人和日寇在北方爆发了冲突,未来形势不明。双方都在争分夺秒的囤积重兵。冲突可能升级。于是要求我们发起进攻,将日寇主力拖住,不让它们撤回去东北。” “原来如此。” 张庸沉吟片刻。这个解释合情合理。 刚刚遭受重创的光头,还没有幼稚到想要全歼日寇。他的菜是相对来说的。 在红党那一群天团成员的面前,光头确实很菜。 但是如果是面对其他人…… 怎么说呢?这个时候,必须将麦克阿瑟拉出来做背景板了。 对方全明星阵容,光头也扛住了三年。 对方出来一个,麦克阿瑟就被打傻了。 光头的精神内耗也被治好了。 “电报也是按照苏联人的要求发的。是苏联人要求我们在赣北发起大规模战役。以拖住日寇主力。” “我们有什么好处?” “十二个师的装备。会在八月份到位。” “那行。” 张庸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看在十二个师装备的份上,发一份通报确实不算什么。 最多就是刺激刺激日寇。 日寇可能会报复。或许就在赣北战场。 到底谁全歼谁还不一定呢! “委座知道你在南昌。知道你能顶住。” “我……” “日寇受刺激了,可能会疯狂报复。换其他战场,恐怕顶不住。” “好吧!” 张庸表示受宠若惊。 光头还真是对他张庸很有信心啊! 自己在哪里,他就选哪里。咋不选顾祝同第三战区呢? 算了。 懒得计较了。 他张庸确实不怕日寇报复。 因为,他才刚刚掌握了炮、坦、步协同作战。 虽然没有空。但是综合战斗力也很不错了。顶住日寇的进攻,是完全没问题的。 日寇想要拿下南昌,除非是便所扉杉山元亲自上阵。 哦,它亲自上阵也没什么用。 “可能苏联人和统帅部,还会安排一些人来观摩实际作战。可能有中外记者、各国驻华武官什么的。” “什么意思?” “重点报道。形成舆论。刺激日寇。扩大影响。” “明白了。” 张庸暗暗皱眉。 又是被人利用的一天。 不是他张庸。是光头。 上次光头被苏联人背刺。这次又被苏联人拿来做炮灰。 国军在南边和日寇死磕,迫使日寇无法调动更多兵力回去东三省。牺牲的都是我们华夏子弟兵啊!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