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心脏猛然一跳,抬起头来,朱鸣夏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露出莫名的笑容。 “...是一些意外。我在大学里就参加了化学院的社团,做过一点实验。然后,在船上的时候,我在研究纤维的时候,不小心把棉花泡进了硝酸里,然后取出来的时候想把它烘干,结果它一下子就燃烧完了。” “我觉得它燃烧的速度非常快,就联想到了黑色火药...然后我在步枪里装填了这种棉花,在击发后,发现子弹的射程和初速明显大于使用普通火药的时候。” “硝酸钠也是一样?” “是的,也是因为巧合和意外。” (我一开始有些慌乱,但很快平静下来。在把火棉和硝酸铵的制备和应用方法交给梧华,请他帮我申请专利时,我就开始准备和练习说明发明它们的原因。) 朱鸣夏没有说话,将大半张脸沉在油灯的黑暗处。深邃的双眼隐没在我看不到的地方,不知在想何事。 窗外的闪电渐渐密集起来,愈发黑暗的乌云不时在刹那间被照亮,然后便再次进入深沉的暗色。来来往往的工人们开始匆忙起来,呼唤用雨布盖住建材的声音不绝于耳。 马车内却在人们的喊叫声中陷入沉默,只剩“哒哒哒”的马蹄声和吹进车厢里的风啸声。 我低着头,额头上渐渐冒出冷汗。虽然在暴雨前的风中,车内已十分凉爽,但我依然能感到后背正逐渐被汗水浸湿。 朱鸣夏的声音突兀地响起,打破了越来越僵硬的寂静:“你知道我请你和我坐同一辆车,是要谈什么吗。” 我猛然抬头,眼中透出光亮得可怕的神色。 “国防部对你的发明很感兴趣。”他将脸从黑暗中露出来,身子前倾,肘部抵在两边的膝盖上,两手交叉相握,眼睛静静地看着我,“你的发明可以改变战争的模式,很重要。” “你在九州时第一次实战应用的硝酸铵炸药,我在高雄的时候就看到了相关的总结和反馈,我觉得很重要。” “秦向平还是太保守了,没有足够重视那次成功的经验。我已经把相关的资料列为甲等机密,用电报和飞剪船发往长安,发到国防部、议会和元老院。” 我定定地和朱鸣夏对视,忽然反应过来,立即收敛了眼中的神光:“多谢冕下对我的重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