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鸣夏元老本人已经脱掉了沉重的军礼服——在五月的台北,穿着一身密不透风又好几斤重的军装,还要佩戴一堆勋章,确实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花园里,一张圆桌摆在小广场上,侍者不停地将菜肴摆上来。餐桌上没有酒,只放着几瓶冰镇在小木桶里的果醋和汽水。 “各位请坐吧。”朱鸣夏笑着拉开座椅,自己首先坐下,然后站在桌子旁的年轻人们才纷纷落座。 我当时坐在朱元老右侧,从我的右侧一路排下去,分别是:东江协从军陆军顾问团团长张峰源少校,副团长黄才芳少校,骑兵顾问杜百川上尉,步兵顾问陈明上尉,炮兵顾问陈海平上尉,还有几位负责情报工作的军官(他们的名字还处于保密状态,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的来说,除却二十几名顾问团成员留在东江军中指导战斗,在辽南前线的顾问团领导团体已经全部抵达台北。 朱鸣夏笑着摆摆手,示意我们先吃:“大家之前都没好好吃东西,我自己也没在宴会上填报肚子。我这不讲什么规矩,大家都是战场上厮杀过的军人,也别搞什么形式主义。来,都随便吃。” 见朱鸣夏自己夹起一块烤乳猪,在白瓷碟子里蘸了白糖送进嘴里,我们也笑着把筷子伸向自己中意的盘子。 嗯...说实话我以为朱元老说的“不用客气”是随口说的,没想到是真的不用客气。 我们七八个人一声不吭地吃了二十分钟,直到肴核既尽、杯盘狼藉,朱鸣夏才开口说话,让服务员把盘子撤下去,换掉桌布,再泡一壶茶上来。 连茶也是装在两升装的大玻璃壶里端上来的。 朱元老的副官拿上来一副比例尺很大的地图,上面涵盖了整个辽南和辽西走廊地区。 “峰源,你先说明一下最新情况。”朱鸣夏擦了擦自己漂亮的白胡子,眼神已经深邃起来,平静地看着地图。 张峰源起身微微鞠躬,随即走到钉在木板上的地图旁,用一根教鞭指在辽南地区,向我们介绍道:“诸位请看,这里是海州。” “我们的情报人员之前一直在辽南半岛附近侦察。从本月初开始,建奴开始动员大量正规军沿海州到盖州一线,试图驱逐我们的力量。”他拿着一支绿色的油笔,在地图上画着,“大概这样一条线,这条线北面已经无法保证情报网络的完整,主要侦察力量已经收缩到这条线以南地区。” “本月5日,驻守岫岩的东江军第一师第四团报告称,他们派出的侦察兵遭到建奴截杀,疑似出现巴牙喇的身影——这是我们收到的第一个关于后金出动巴牙喇的报告。而在8日,大概有两千余人的建奴余丁开始包围岫岩,但并没有开展攻城。我们怀疑这是为了阻断我们的交通线。” 朱鸣夏打断了张峰源,问道:“是哪个部分的建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