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主義の懲罰 第四十三章 乘风破浪-《李如初回忆录》


    第(2/3)页

    一旁的尚可喜从船舱中走出,对耿仲明道:“耿兄,一路上的食物都装好了。”

    “土豆都处理好了吗?确定不会发芽吗?”耿仲明不放心地问。

    尚可喜笑道:“耿兄放心,大部分土豆都被煮过,又泡了盐水,不会发芽的。少数来不及处理的都和苹果放在一起,我们先吃那部分,也不会发芽。”

    耿仲明这才放下心,和尚可喜说笑起来。

    而在甲板上,第一团第一营的白二柏正在水手的指挥下清洗甲板。

    这位从抚顺一路逃到辽南获救的青年人已经在东江军中服役了三年多。在澳宋人来了辽东后,由于练习火枪射击得勤,他被澳宋教官看中,调到了第一团里当班长。

    “把缆绳盘好放到船舷那里!”皮肤黝黑的水手粗着嗓子喊道,声音里仿佛都刮出一阵带着咸腥味的海风。

    往日在大头兵面前冷着脸的班长大人此时已经扯开军装的扣子,露出全是汗水的胸膛,脸色被劳动和太阳的热量烤得发红。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咬着牙将甲板上的缆绳扛在肩上,一步一步往船舷走去。

    这堆手指头粗细的缆绳重得吓人,白二柏被土豆和鱼肉养得结结实实的身子都有些吃不消,硬质底的靴子踩在甲板上有些使不上劲,他必须小心控制平衡,才能避免在士兵面前摔个满嘴血。

    “你们两个,把缆绳丢下来,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看到两个士兵已经开始摇摇晃晃,白二柏在经过时骂了几句,决定等一下再回来帮忙。他有些不满意这几个新来的菜鸟,身子还没被充足的伙食养好,干些重活就容易虚。

    那两个士兵紧张得答应一声,但在白二柏走过之后,又相视一眼,咬着牙将缆绳托在手臂上,一前一后地跟上班长的步伐。

    白二柏听到身后的喘息声,嘴角咧开一道笑容,没再说什么。

    在他十几米外的桅杆下,另一批被抓壮丁的步兵们正赤裸着上身,拿着水桶和拖把在痛苦地洗甲板。

    辽东分舰队的船都是南边舰队一点一点淘汰下来的。在节约经费的同时,这些很可能算是超期服役的老爷船们同时还具有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缺点”。

    比如需要更勤快地洗甲板。

    一批拿着一种用砂和海水混合的研磨料的石块的士兵。他们需要蹲在甲板上——当然也可以跪着——双手抓着石块用力地打磨甲板,将长期的海风吹拂下被腐蚀的表层清洗干净。

    紧跟着他们的战士们顶着越来越灼热的阳光,一桶一桶地将海水泼洒在甲板上,然后用拖把清除木屑和石粉。

    这是一项比搬运缆绳更辛苦的工作,至少所有忍受着腰酸背痛的士兵们,在看到十几米外拖拉着缆绳依然叫苦不迭的战友的时候,心中翻滚着“要不咱俩换换”的怒火。

    船上指导陆军们干活的水手们倒是一脸轻松的样子。看着眼前浑身累得发抖的陆军,在驾驶舱往下俯视全舰的二副大笑道:“让他们每天说海军的风凉话,谁说海军很轻松的?还他妈每天吃大米饭,我们这么专业这么辛苦,吃点大米怎么了?!”

    听着二副抱怨的中年人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打着哈哈混过去,没有为吃土豆还是吃大米而争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