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向前 向前 向蔚蓝的海平面” 在激昂的澳宋国歌声中,台北市民代表们捧着鲜花和小吃穿行在军镇中,向即将远航的战士们献上祝福。 赵安神色复杂地看着和市民们说说笑笑的澳宋军人,联想起相隔着一条海峡的明国,那里的士兵就像乞丐和农奴一样低贱,如何能像澳宋人一样和体面的市民接触呢?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倭奴不复还!” 士兵们开始登船了。 两个营的步兵在军官的带领下登上四条运输船,与他们一起上去的还有驽马拖拽的大炮,那是澳宋野战无敌的最大保证。 远征九州岛的派遣军不会直接抵达长崎。按照我得到的计划书,舰队会在台湾分舰队的护航下前往济州岛,在那里会和从朝鲜西部出发的东江协从军。在分舰队解除幕府海军的封锁后,再前往长崎登岸。 我被钱然任命为远征军副司令,负责指挥东江军方面。 钱然是我的旧识。上一次威慑日本时,他就担任了驱逐舰舰长,和我那时的军衔相同。 按说以我的学历起点,现在也该是晋升中校了。只是因为请假太久,功勋落下一大截,导致现在反倒是钱然的属下了。 等到军队开始有序登船后,港口区内喧闹的气氛终于缓缓平静,只剩写着“武运长久”“祈战死”的条幅还在风中飘扬。 赵安正准备离开,坐在他身前的年轻人便转身,向他行礼道歉:“之前贪于观看宋人出征,没有礼待先生,还望恕罪。” 见他如此说话,赵安心中确定这是一位来自明国的士人,便也拱手道:“哪里哪里。” “先生也是明人吧?”年轻人微笑着问道,言语和煦如春风拂面,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翩翩君子之风,看得出受过很好的教养。 赵安笑容愈发真挚——具有优良家教的人肯定有很好的家世,值得付出精力交往——他笑道:“是呀,前几日来的台北,和宋人做些生意。” “小兄弟,你是来干什么的呀?” 年轻人笑道:“宋人格物之法,远胜大明,因此特来游学。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