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严重的误判-《汉明》
            
            
            
                
    第(1/3)页
    PS:感谢书友“千山遥”投的月票。
    军政府,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应变非常快。
    否则,象这种突发危机,至少用一整天的功夫议事,然后才能将命令传达到诸军,再开始调动军队,如此没两、三天的时间,怕是反应不过来,可那时,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吴争看似随口说出的命令,却已经集中了他麾下此时可以调动的最大部分精锐之师。
    只是,时间终究太过仓促,吴争无法与诸将进行军议。
    随口而出的命令和意图,造成了严重的误判。
    吴争应变的第一梯队是骑兵营。
    这本来是正确的。
    骑兵行军速度快,可以用最快的时间,赶到清军的偷袭地点,只要挡住他们,后续的军队就会源源不断地赶来。
    同时,骑兵几乎可以碾压挡在面前的步兵,秘道之所以能不为人知晓,在于它的隐秘和难行。
    也就是说,清军通过这条秘道前来偷袭的人数不会太多。
    人数不多,那二千骑兵足以应对。
    吴争就是这么考虑的。
    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吴争还称不上一个足以洞察世间一切的智者。
    他错了,错得非常……低级。
    这个错误,让他不但将自己陷入了困境,还让整个绍兴府陷入了困境。
    这条秘道隐秘和难行,隐秘和难行是重点。
    骑兵行军快,正确。
    来袭清军不多,没有错。
    骑兵可以碾压这些清军,也对。
    可问题是,既然清军步兵都不可能大量涌入的山林、河滩等难行之地,又怎么可能让骑兵肆无忌惮的横行呢?
    提不起速度的骑兵,就是敌人弓兵的靶子。
    吴争所面临的,就是这个难题。
    在上虞通往嵊县的官道,一片还不甚茂密的树林边,吴争遭遇了清军前锋有预谋的伏击。
    二牛录,六百弓兵。
    他们不会游泳,却可以将自己固定在树上,居高临下地对通过官道的骑兵进行射击。
    就算是再骁勇的士兵,就算是孙武再世,恐怕也无法不在这种批头盖脸射来的箭矢中混乱,也不可能在这样的混乱中,对敌发起反击。
    骑兵,包括吴争在内,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和脑袋去硬抗清军的如蝗箭矢。
    吴争是幸运的,他的盔甲救了他的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