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时,哀哀遗民泪-《汉明》
            
            
            
                
    第(2/3)页
    这复明指得不是复大明,而是朱明。
    道不同不相为谋,便是诀别。
    ……。
    朱以海乘坐的船离开码头时。
    岸边嚎哭声一片。
    至少上万百姓涌至江边,跪在地上,哀求朱以海留下,哀求朝廷不要舍弃他们。
    就连追随朱以海离去的官员们,也无不以袖遮脸,惭愧而无奈。
    朱以海终究是走了,他也不忍心,可在不忍心和自己的安危面前,他选择了逃离。
    不为罪,是为过。
    大明立国三百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由来已久。
    大明亡了,此例也破了。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破了,除了潞王那厮主动献降杭州府,至少还不曾有登基的朱家皇室主动投清。
    就连被世人诟病荒淫无度的朱由崧,也是在逃命路上,战至最后被乱兵劫持献给了清军才被杀害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朱以海弃城而逃,确实无罪。
    可绍兴府百姓悲恸万分,才刚刚振奋了几天时间,就遭遇如此横祸。
    怪只怪绍兴府太小了,没有丝毫的战略纵深,连迂回的可能都没有。
    百姓都明白,从这一天起,他们就是无国之弃民。
    从今日起,他们也得象江北百姓一样,称大明为故国。
    惶惶渡海时,哀哀遗民泪。
    朱以海还是走了。
    ……。
    绍兴府,故鲁王府内院。
    此时已是一片清冷。
    朱媺娖的神情一如平常,丝毫没有因朱以海的离去而悲哀、愤怒。
    这个才十六岁的少女,远比她的年龄更坚强,更有城府。
    跟随她已经很长时间的郑叔,终究是忍不住低声劝道:“殿下,钱大人说得有理,绍兴府乃敌军觊觎重地,贼兵必至……殿下还是渡江去杭州吧,哪怕去定海,也远比待在这强啊。”
    朱媺娖闻言轻轻一叹,头也没回地道:“郑叔啊,你也是一路随我仓皇南下的。所闻所见之事,难道还不明白吗?”
    说到这,朱媺娖的眼中有一滴清泪滴落,“你难道就忘了在路上惊闻的南北太子案?天下虽大,再没有我兄弟姐妹容身之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