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重阳至(第2更)-《富贵骄女》


    第(1/3)页

    汴京城虽大,人口过百万,但法治森严,开封府治下,对户籍和出入人口管理一向十分严整及时。

    一个大活人,怎么会凭空就消失了。

    “查!给我查!就算把汴京城都翻过来,也要把这个混蛋给我抓出来!”

    官家气得砸起了龙案。

    淫乱宫闱,毒杀嫔妃,光天化日劫杀宗室子。

    这个姜旸,简直把他这个皇帝愚弄在股掌之上。

    官家生平从未遭遇这等奇耻大辱。

    他深深后悔,当初就不该因为鲁王的自杀谢罪,而对鲁王府网开一面。

    斩草不除根,果然后患无穷。

    整个汴京城都进入了空前紧张的态势。

    开封府、大理寺、刑部、殿前司,能出动的全部都出动了。

    汴京城内城、外城所有城门全部戒严,任何人出入都要经过严格的盘查。所有本地居民、外来人口,都要有本坊市的里正乡老邻居作保,以证明身份及近日行踪。

    就算是乞丐,都要有两人以上的作保,否则便视作嫌犯,抓捕下狱。

    而随着汴京城的戒严,闵淑妃乌头案和汴河劫杀案皆为姜旸幕后主使操纵,一切都是鲁王府谋逆之余罪的真相,也被公之于众。

    满朝文武哗然。

    鲁王府之老谋深算,竟至于此!

    鲁王之自戕,原来竟是壁虎断尾、失地存人之举。

    姜旸罪行既然败露,其余鲁王府之余孽自然也不可能无辜。

    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法司共同盖章的抓捕文书,已经向各州县下发。

    凡鲁王府之留存,无论男女老幼,即刻全部抓捕入京,不管对姜旸所为是否知情,全部按共犯论处。所有收容了鲁王府家眷之人,也全都入案受审,凡有协助、知情、隐瞒等任何一行迹,均为同犯。

    孙筠已经被卸职待罪了。

    虽然他坚称自己不知情,但姜旸既然住在他府上,一个监管不力的罪名至少是逃不掉的。

    好在官家念在前枢密使孙晋亨公忠体国,没有轻易给孙家定罪,只抓了孙筠、孙曼儿在大理寺受审,其余人等都软禁在孙府内,由殿前司军士看守,不许出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