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沈括留下了-《蜀客到江南》
第(2/3)页
杜辰当真是最了解女儿心思的,几句话就分析点中了杜沅心思
这夜,杜沅房里的烛火燃到约莫三更,才熄
翌日,她照往日一样时辰起身。今日因着沈大人叔侄留宿的缘故,早饭格外丰盛
用过饭食,就按着昨晚议定的流程,沈同均两人随着杜辰去了书院,参观了书院布局,还旁听了半节课,参观了阅读室,有去瞧过了书院种下的稻花鱼,山头硕果累累的果子,还摘了几个吃,当然,也顺道去瞧过了山脚下的做糖作坊,一上午连轴转下来,看得他眼花,越瞧越觉新奇,越多疑问。午饭和学子们一起排队在食堂用的,他也是没想到,这样井然的队伍,饭菜这样可口,这一切新鲜的,都在冲击着他的认知
他还有太多太多要细细探究问询,对这小小的芦溪镇,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名扬成都全境,吃食这股风潮刮去东京,有了更深的好奇
下午按原计划去了医学院,昨日秦逸那一手着实是惊着他了,因着侄子沈括幼年身子欠佳,他们家与郎中医生打了不少交道,家里所藏医书不少。可,昨日那手法,也确实令他称奇
这,这医学院还有女娃娃?女夫子?药圃不稀奇,可这渴乌做的取水,运水机关却颇有趣。沈括也对这医学院颇感兴趣,或者说,他对昨日秦逸那一手开膛破肚的手上功夫感兴趣
和夫子学子交流过后,也照例拿了课程表这些资料来看,这一看,沈括就为这课程安排着迷了。迫不及待问秦逸,这外科,可有书籍可供学习?
秦逸也不藏着,拿过杜沅那份薄薄的“教材”,大方地给他看
沈括捧着书就留在了学院,沈同均倒是挂念着寒门书院,稻花鱼,高产的占城稻,数座山头的甘蔗,那运转自如的制糖厂,那里头制产的雪粒般的细绵砂糖,还有书院里头看似奇奇怪怪,却大有可为的技术课程,蛋卵孵化,蚯蚓养殖,大棚温室菜蔬,竹编木匠,不一而足
尤其那术数课程,他拿了教材看,越看心头越惊,这,有一半儿竟是他也不会的,至少是颇费上三五月功夫也不见得能解开的题目。而,在这书院里头,随便一个十来岁的少年郎都能给出至少一种解法。这,这怎能不让他吃惊
据他所知,这书院里头的学子都出身穷困,并非幼年开蒙才有的才能
这书院,当真神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