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远,走路大概半个小时就到了。” 老板回答道,“你要是想去,我可以给你指个路。” “好啊,谢谢老板。” 林风吃完早餐,按照老板指的路,向古村落走去。 沿着乡间小路走着,路边是成片的稻田,金黄色的稻穗在风中摇曳,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偶尔有几只蝴蝶在稻田上空飞舞,还有几只小鸟在枝头唱歌。林风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稻花的香气,让他感到无比惬意。 走了大概半个小时,林风来到了古村落。村落里的房子都是用石头和木头建造的,屋顶上覆盖着青瓦,墙壁上爬满了青苔。村里的小路都是用石板铺成的,蜿蜒曲折,像是一条巨龙穿梭在村落之间。 林风沿着小路在村里走着,看到了很多古老的建筑,有祠堂、庙宇、书院等。这些建筑都保存得很完好,虽然有些破旧,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繁华。村里的居民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他们看到林风,都露出了好奇的眼神。 林风走到一座祠堂前,推开虚掩的大门,走了进去。祠堂里很安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正中间摆放着一个神龛,神龛上供奉着祖先的牌位。两边的墙壁上挂着一些古老的字画,上面写着一些看不懂的文字。 林风站在祠堂里,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敬畏。他想起了自己的祖先,想起了家族的历史。虽然他对家族的历史了解不多,但他知道,自己的根就在这里,就在这片土地上。 从祠堂里出来,林风继续在村里走着。他看到一个老奶奶坐在自家门口纺线,手里的纺车不停地转动着,发出 “嗡嗡” 的声音。林风走过去,笑着问道:“奶奶,您这是在纺线啊?” 老奶奶抬起头,看到林风,笑着说:“是啊,小伙子,你是来旅游的吧?” “嗯,我是来这边调研的。” 林风回答道,“奶奶,您纺线是用来做什么的啊?” “用来做衣服啊。” 老奶奶说道,“我们这的土布衣服,都是用自己纺的线织出来的,穿着舒服,还耐用。” 林风看着老奶奶手里的线,又看了看她身上的土布衣服,心里很佩服。现在城里很少有人还会纺线织布了,没想到在这个古村落里,还有人保留着这种传统的手艺。 “奶奶,您能教我纺线吗?” 林风好奇地问道。 “当然可以啊。” 老奶奶笑着说,“来,你坐在这里,我教你。” 林风坐在老奶奶身边,按照老奶奶的指导,拿起纺车,试着纺线。可纺车在他手里,却不听使唤,线总是断。老奶奶耐心地教他,告诉他纺线的技巧。慢慢地,林风终于学会了纺线,虽然纺出来的线不如老奶奶纺的均匀,但他还是很开心。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老奶奶留林风在家里吃饭,林风再次感受到了思乡镇居民的热情。午饭是老奶奶亲手做的面条,里面放了一些青菜和鸡蛋,味道很鲜美。 吃完饭,林风告别了老奶奶,继续在村里探索。他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有古老的农具、传统的手工艺品等。他还遇到了几个孩子,他们带着林风去田里捉蚂蚱、摘野果,玩得很开心。 下午的时候,林风来到了思乡河边。河水很清澈,可以看到河里的小鱼在游来游去。河边有几个老人在钓鱼,还有几个孩子在河边玩耍。林风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来,看着河水,心里很平静。 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曾在老家的小河边玩耍,和小伙伴们一起捉鱼、摸虾。那时候的日子,简单而快乐。可现在,老家的小河已经被填平,建成了工厂,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痕迹了。 林风拿出手机,拍下了思乡河的风景。他想,等回去的时候,把这些照片给父母看看,让他们也感受一下思乡镇的美好。 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林风站起身,沿着河边的小路往回走。路上,他看到很多村民扛着农具回家,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林风看着他们,心里也充满了希望。他觉得,思乡镇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热情,这里的风景美丽、迷人。 回到旅馆,林风累得倒在床上。可他的心里却很充实,因为他在思乡镇度过了快乐的一天。他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会在思乡镇发现更多的美好,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 “思乡” 二字的含义。 在思乡镇待了几天,林风渐渐熟悉了这里的环境,也认识了很多当地的居民。他发现,思乡镇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思乡的故事。 这天上午,林风来到了镇上的一家茶馆。茶馆里很热闹,很多老人在这里喝茶、聊天、下棋。林风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来,点了一杯茶,静静地听着老人们聊天。 “想当年,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去城里打拼过的。” 一个老爷爷叹了口气,说道,“那时候,城里的机会多,我以为能在城里闯出一片天地。可没想到,城里的生活太难了,到处都是竞争,我干了几年,也没什么起色。后来,我还是回到了思乡镇,守着家里的几亩地,过着平淡的日子。” “是啊,我也去过城里。” 另一个老爷爷说道,“我儿子在城里工作,让我去城里养老。可我在城里待了没几天,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城里的房子太高了,马路太宽了,人太多了,我还是喜欢思乡镇的生活,安静、自在。” 林风听着老人们的话,心里很有感触。他想起了自己,虽然在城里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但他总觉得自己像是一个过客,没有归属感。或许,就像老人们说的那样,无论走多远,心里最牵挂的,还是自己的家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