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法与情-《盛世安景》


    第(2/3)页

    安景倒是不在乎旁人的眼光,只是认真的看着李之焕,今日虽没有招揽到王子安,可是有李之焕这样的人才也是不错。

    而这李之焕,倒是不仅仅是个儒学的人才,她也很清楚安景此时的所为一定会引得稷下学宫的其他同窗的撼动,也因此,她找了知交,不断地放出了安洛国的大皇女殿下如何重才,惜才的事情,一时间倒是整个稷下学宫的人、齐国的百姓以及来参加三国会盟的人都知了这安洛国大皇女的求贤若渴之心,安洛国所在的驿站,倒是被不少人踏平,以求毛遂自荐。

    其中虽然大多数人都是去滥竽充数的,只不过希望能够靠着安景来涨一涨自己的身价,不过到也有些许有才德的人上门祈求能够得到重用。

    这一倒是让安景不由一喜,对着李之焕更为欢喜。

    而且李之焕本身便是名扬天下的大学士,稷下学宫的优秀学子,天下之间,许多学子皆以李之焕为榜样,李之焕追随安洛国大皇女安景的事情倒是让许多学子也跟风效仿。

    而安景在与李之焕在交谈各家法术之时,法家的荀清与谢之仪倒是也在旁边一直听着他们的交谈。

    她们本身建立法度,赏罚分明之体系,以此来保卫家国秩序,只是他们依靠的是严刑峻法,如同军队之流一定要严明赏罚,才能有人听命,只是在一个国家中大规模的实行赏罚的制度必定使得国内百姓人人自危。法律尺度必须严明,可若是严苛执行,照本宣科,按照安度严格执行,那么这必然使得如秦国如今一般,百姓如同军中的士兵,以家庭为单位实行了连坐之法,若是有异心异情不报,便执行了连坐,家中亲友三服之内皆实行同罪连坐。

    这固然让上位者能够更早的知道国中发生的大小之事,可是国民百姓并非天牢囚徒,当作囚徒对待,注定不会有国民百姓信赖,只是如今仍为乱世,最大的矛盾来自于各国之间的纷争,而非来自于内部的矛盾,才一时没有显现出来。

    可是法家大多的学子都主张靠法度来治国,这也就导致了法术越来越详细,刑罚越来越严厉,反倒是国家的百姓倒是更加人人自危。

    荀清虽为法家弟子,却一直兼爱儒家之学,倒是对这等法家酷刑倒是有几分不满,一直希望在遵从法术的情况下也能够施行仁政,这也是使得荀清虽然为法家弟子,却也受天下百姓爱戴的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