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双脚落在那片树林子底下,四周都很安静,除了呼呼的风声。 这个季节,树叶掉了大半,在地上铺了一层,走起路来咯吱作响。 白棠很仔细的查看了四周,同样没有脚印留下来,这地方果然来的人很少。 她走了十来步,先看到一簇一簇韭菜叶样的长苗露出来,大概三五寸高,已经开了淡淡的粉色。 白棠识得这是绵枣儿,赶紧从竹筐中取出工具,绵枣儿的根茎有些像枣儿,才得了这个名,要知道药铺收的都要品相好的。 有些采药的,手脚是利索,采来的却没有她出手的价高。 那是因为她心细,手底下也轻巧,尽量不会弄坏药材的茎叶。 用小锄头先轻轻撅一下,再用手将松开的泥土扒开,然后再拉扯出整株,抖一抖土,放进竹筐中。 等二十来株都收进框里,白棠想站起来,头晕了下,差点没站起来。 想想也是,出门到这会儿都过了三个多时辰,肚子里那些汤汤水水,早消耗光了。 临出门,她从灶台边拿了个干饼,拿出来瞧瞧,比石头还硬。 这是从她上山起,娘特意给她做的,因为水分少,反而不容易坏,每次做几个,弟妹就是饿极了,不会去碰一下。 市面上的白面价格高,白棠带回来些燕麦苗,让徐氏种在自家的田边。 家里的地,少得可怜,土地又不够肥,连粮食都只敢种容易长的红薯,玉米,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徐氏当时接过燕麦,直说种不好。 白棠解释给她听,这些都是野燕麦,生存能力强,只要撒在田边,也不占地方,能长多少是多少。 徐氏将信将疑的种了,居然成活了不少。 等到穗子饱满,可以收下来,也装了一小筐。 白棠用来煮过一次燕麦粥,在她记忆里头,燕麦粥是好东西,结果一家子吃了肚子痛,一个接一个上茅房。 折腾了一天,白棠才想到问题出在哪里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