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孟昭则是完全吃透了涡流劲的内功心法后,对于日后三分归元气的创造,修行,又多了一些灵感。 至于这门内功心法的秘药药方,其实还算比较简洁的。 真正至关重要的一味药材,名为水华花,没有这一味药材,这门内功,就失去了灵魂,绝对无法修行成功。 总的来说,涡流劲,的确不负一流内功的赞许。 其修行出来的气劲,涡流劲,内劲汹涌浑厚,暗流无数,既可与水相合,也可与风相合。 水涡流,风涡流,都能很好的发挥出涡流劲的特性。 即是内敛,吸收,消化。 既可作为无上的攻伐手段,也可用作防守。 真正练到圆满时候,整个人化身涡流,内劲是内敛的,而非外放,吸纳一切有形无形的特质,越打越强,无有穷尽。 有点类似于古龙世界当中明玉功的第九重。 不过,涡流劲更强。 哪怕是修行到大成,也可将周身所有气窍,尽数炼作气涡,形成一道防御无双的涡流罡劲,比之一些单纯的防御功法,还要来的更加强大可怕。 是不惧刀剑,不惧内劲,真正的堪比金刚不坏的武学。 当然,这是指的最高境界,突破涡流劲既有框架之下的成就。 以孟昭的眼光来看,这门武功强归强,但修行起来,难度不小,反而,将其中关于涡流的特性,尽数化为三分归元气当中,才最为合适。 文伯此时也真正意识到,自己和这个神秘人之间的差距,是何等之大。 他修行涡流劲数十年时间,练功勤勉,早晚不辍,持之以恒。 自问在这门功法上,已经趋近于大成,至于圆满,碍于自身天赋,体质,只怕永无成就的可能。 但,在和孟昭探讨涡流劲的时候,他却能敏锐的察觉到,对方在这门内功的参悟领悟上,已经是远远超过他的数十年积累了。 这还只是几个时辰的时间。 真正是天才与凡人之间的差距,是天与地的差别。 文伯数十年的苦修,积累,成就,在孟昭这样的人面前,实在是不值一提。 这是可悲,也是可叹的一件事。 文伯更认识到,这其实不单纯只是天赋能解释的,还有两人在武道境界,智慧上的差距。 他只能死板的按部就班的修行涡流劲,甚至练得还并不怎么到位,许多涡流劲的真谛,他甚至没有孟昭的认知深刻。 而孟昭则可以随心所欲的在涡流劲的基础上,删繁增减,甚至于,将涡流劲的种种优秀特质,拿出来,融入到自己所开创的全新的内功绝学之内,这就是武道大宗师的风范。 文伯甚至有种念想,假如,这里说的是假如,将来他真的创功成功,能不能叫自己看看这门神功的威力和奥妙呢? 当然,念想只是念想,方子君还在旁边,他肯定是不敢说这种事情的,不然很容易被认为是他吃里扒外,帮着孟昭对付方子君。 有道是宁枉勿纵,方家可不是善类,文伯虽然忠诚于方家,可也不愿意充当炮灰。 待到将文伯的价值彻底压榨干净,孟昭转而将注意力放到方子君身上, “七转寒蟾吞神功我不会修行,我需要这门武功,是因为我需要一门寒性内功,作为创功的根底之一,这样说,你能不能明白?” 方子君点点头,创功啊,这就不希奇了,这就不稀奇了。 当初县城之内,出现不少练功走火入魔之人,就有人猜测,是某个人,某个势力,散播不成熟的武学,用人来试验,或许就是为了完善,或是开创一门武学。 如今算是印证了这种猜想。 只是,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阁下,你听我说,七转寒蟾吞神功,乃是我方家嫡传,传男不传女,传嫡不传庶。 我在几个兄弟当中,武功最低,也最不用功,对于这门武功,所知不多,更不要说,将整套内功要诀背诵下来,还希望你行个方便。 而且,这七转寒蟾吞神功极为霸道,所修行出的寒劲极为酷烈决绝,难以与其他的内劲兼容。 以此来创功,不算是个好选择,我可以做主,以方家搜罗的一门霜天功,当做交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