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当天下午,陈言刚刚注册不久的个人工作室微博,发布了第一条内容,是一段精心剪辑过的短视频,配文是:“在成为‘阿文’之前,先理解他的痛苦。” 视频的内容,正是陈言为试镜《炽火要案》闭关半个月的真实记录。 镜头里,没有精致的妆容,没有华丽的服饰。 只有陈言穿着最简单的运动背心,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进行着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他的眼神专注而凌厉。 镜头切换,是他房间的书桌。 桌上堆满了小山般的资料——《退役警员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报告》、《香港八九十年代重案实录》、《犯罪心理学侧写》......每一本书上,都贴满了密密麻麻的便利贴。 视频还给了一个特写,是他摊开的笔记本。 上面不是龙飞凤舞的签名,而是对“阿文”这个角色长达数万字的背景推演和心理分析,字迹工整,逻辑缜密。 从童年经历、警校生涯,到被兄弟背叛后的心理崩溃过程,每一个阶段都分析得淋漓尽致。 这段视频,无声胜有声。 如果说之前的专访是“理论”,那这段视频就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它与网络上流传的顾辰“阳光帅气、积极向上”的精修宣传照,形成了无比讽刺的对比。 网友们彻底炸了。 “我靠!我收回之前的话!这TM才叫演员!人家在研究角色,某些人在干嘛?发通稿?” “笑死我了,黑子说人家精神有问题,结果人家是在啃专业书、做人物小传!这脸打得啪啪响!” “那个笔记本上的字,看得我头皮发麻,太牛逼了!这敬业程度,活该他拿到角色!” 很快,有才的网友制作出了“陈言VS顾辰”的对比图。 左边是陈言汗流浃背地健身、埋头苦读的画面,配文“演员的信念感”; 右边是顾辰在商业活动上微笑比心、机场街拍耍帅的精修图,配文“流量的自我修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