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的头像练习。 大家看看有啥感觉? 头像,是人的心理状态的反映。 什么性格的人,在什么状态下,会用这种头像? 头像代表自己。 不论是用卡通人物,还是用小动物,都是代表自己。 这小狗,本来是软糯的,但人为的外力揪着毛儿毛儿,想要向上拉。 似乎是想拽着自己的头发,试试能不能把自己从地面上提起来。 这是得多无聊。 当然,也不是说无聊就不好。 人生的运势起起伏伏,允许一切的发生。 允许自己在低谷。 人生需要有蛰伏和休养的时间。 我们只要活的清醒,能觉知到自己的状态就好。 这位友友的悟性还是挺强的,三天就能学会八字。 自学三天就能去实战了,这让那些花了几万几十万还没学明白的人情何以堪? 所以说,【读书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事情。】 借着这位友友说的“大结果注定,小结果能改”,我们聊一聊改命。 有人说,命不能改,改的是运。 这种说法,其实是望文生义。 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我们真实的命运。 改的意思,是改变。 原来和后来相对比,才能知道改了还是没改。 但谁能证明我们原来是什么样的命?什么样的运? 是命发生了改变?还是运发生了改变?还是什么都没变? 有人认为现在比以前过的更好,就是改命或改运了。 但有没有可能,这个人本来的命运就是先抑后扬的呢? 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没办法去多活几遍对比一下。 那我们到底是不是按照命运的轨迹在走?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如果不是,那么可能是变得更好了,也可能是变得更差了。 这种改变,改的是命?还是运? 人生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当下的事实。 命和运,在事实上是没有办法单独拆分开来验证的。 最多是玩了个文字游戏而已。 如果有人信了,可能就会觉得命不能改,只能小幅度的改改运罢了。 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只改了小的结果,没有改到大的结果。 貌似证明了这种说法。 其实,这个推理逻辑,跟“穷在闹市无人问”是一样的。 确实“穷”,确实“无人问”,所以就把两者凑成因果关系了。 貌似还很有道理。 包括《地藏经》能不能在家里读,也有类似的推理。 《地藏经》不能随心念的观点,既不是经书所示,也不是高僧所传,只是流传于民间。 确实有人读《地藏经》,然后招阴了。 于是就有人得出结论,《地藏经》不能轻易读。 评判一个说法对还是不对,除了看事实,还得看有没有道理。 因为我们看到的事实,并不一定是真的事实。 比如大爱的刘老师,大家之所以那么相信他,就是因为看到了太多的人在感恩的“事实”。 我当时的认知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那么多人好了,就是足够的证据。 哪怕他张口闭口都是收钱,德行不高,但“事实证明”,那么多人都好了。 一直过了两年的时间,我才发现问题出在概率上。 不论有没有大爱的刘老师,好几万的学员,肯定会有很多“变好”的案例。 读《地藏经》,也是如此。 有人读《地藏经》,招阴了。 有人没读《地藏经》,也招阴了。 有人读《地藏经》,却没有招阴。 那么读《地藏经》跟招阴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 为什么那么多人读都越来越好,有人读却越来越不好? 问题出在了人上,还是出在了经上? 如果心不稳,或者心里犯嘀咕,窜稀便秘的事儿都赖在《地藏经》上,那就先别读。 可以从《金刚经》或《心经》开始,先提升一下正气和正念。 别人说的观点,可能受他认知的影响,也可能是出于某些个人目的。 对还是不对,我们得有自己的辨别。 把问题归因于外在的逻辑,会很荒谬。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乞丐都放过屁,因此,放屁容易成为乞丐,建议大家都不要放屁。 乞丐确实都放过屁吧?事实胜于雄辩,放屁容易破产啊,这太危险了! 然后,大家都要夹紧双腿过日子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