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识人之术(下)-《天眼风水师》
            
            
            
                
    第(2/3)页
    也就是说,观察他的动机。
    比如颜回偷食。孔子发现颜回偷吃米饭,不乐意了。后来才明白,原来颜回吃的米饭是因为落灰了,扔了可惜。
    孔子感慨:眼见,不一定为实。
    老周重音强调:“不但要看他做了什么,更要看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做同样的事,动机不一样,代表的是不一样的意思。”
    【第三步,“察其所安”。】
    察看对方的志趣所在。
    安于清贫?
    安于上进?
    安于享乐?
    安于现实?
    安于孝礼?
    还有的人哪里也安不住,干什么都不得劲儿。
    “依据对方的志趣,来识别其人品。”老周总结道。
    我承认,老周讲的识人,确实比我说的看相更高级。
    但一想到他是卖“仙家还阳丹”的,我就总觉得难以升起足够的敬畏之心。
    后来,我之所以会掉进坑里,就是心里存了太大的侥幸,自动的忽略了“察其所安”。
    这也是我对老周的敬畏心不足所致。
    相信他说的对,但又没有足够恭敬的把他的话时时放在心上。
    老周又简单地给我点了一下道:“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如果不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可以辅助微表情判断。”
    “微表情?M国FBI用的那个吗?”我问道。
    他硬气地给我怼了回来:“什么M国不M国的,这是人体机能的正常反应。
    比如紧张时,鼻腔收缩,会下意识地屏息敛气。
    惊讶时,会张开嘴巴。
    心无城府的人,听人说话时总是想咬嘴唇或吐舌头等等。”
    我想到了我自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