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杜乐傻眼了,挠着头百思不得其解:“对啊!钱没了,不就跟以前一样吗?为什么会想不开要跳楼呢?” 其他人也都支着脑袋琢磨起来。 我说道:“这是厌恶损失心理。人的思维模式有欺骗性。你得到100块钱,你可能只高兴一会儿,但要是丢了100块钱,可能会很记挂在心里很久。得到和失去,在心理上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有道理哈!”杜乐体会着那种感受道,”如果我中奖了100块钱,会觉得,咦~才100而已。但如果我丢了100块钱,就会觉得天呐,好倒霉,竟然丢了100块钱!” “是的,心理学的100不等于100。所以,我希望别人给我的是真心实意确认要给的。”我道。 “我是很真心的。”星辰笑道。 大家也都会心地笑着。 但此时,我心中却生出了一丝惆怅。 对于物品,人们尚且不愿接受得到又失去的结果,不愿意回到一无所有的初始状态。 那么对于人呢? 我想到了那个可爱的小天使Jaya。 哪怕即使知道,他将来的离开是因为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如果真的到了那时候,我们心里能释怀吗? 然,此刻的牵挂,已经是一束成形的执念了。 海哥若有所思道:“这算是人类心理上的一个bUg吧!有漏洞,就有钻窟窿的可能性呀!” 我把那丝惆怅放在了一边,回应道:“是的,商家在这方面,已经用的炉火纯青了。” “讲讲,讲讲。”杜乐把脸凑上来道。 “比如说0元试用。你把产品试用了,就会产生一种占有的心理,这个东西是我的,不想再退回去。一般不是太差的话,大概率就会留下了。”我道,“再比如,很多人交男女朋友,即使不太合适,也不愿意分手。心理上有一种潜在的认知:这个人是我的,我就算不用,也不想让给别人。” “对!我用过的,都是我的!”琪儿霸气的回复道。 杜乐愣头愣脑地问:“你说的是产品……还是……男人?” 大家默契地笑着,没人回应他。 我继续说道:“商家满减政策也是,明明你只需要买100块钱的东西,但是满200能减30,不多买点儿感觉就吃亏了似的,大多数人宁可再多花70。” “哈哈,我就是!”星辰开心地对号入座,“感觉有券不用,我不亏了15嘛!结果被套路了70。” “是的,很多人宁可多掏钱,也坚决不接受自己吃亏这件事儿。骗子也喜欢用这个套路。”我说道。 “举个例子!举个例子!”杜乐只愿听,不愿想。 “刷单被骗的人,在第一次第二次,对方找各种借口不返钱的时候,就算心里有怀疑,但也不愿意接受这个损失。 他只好不断地给自己洗脑,我不会被骗,我不会被骗。 然后继续给对方汇钱,一直到拿不出钱来,不得不面对现实为止。”我叹口气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