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抽调人手-《大唐:李世民是我爹》


    第(2/3)页

    最好的法子,就是让民夫们亲去拉拢,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劝服乡党故旧,前来投奔。

    听明白李佑的设想,刘三郎点了点头:“这倒也不难,我们家乡就有不少孤苦无依的穷人,靠给人打零工艰难过活。只要我回去找揽,定能招来不少乡民。”

    “只是……”他话锋一转,“这码头上怎么办?一口气抽调了两百人,进度定要被拖延。”

    李佑点头:“这一点,本王早已知晓,不过本王倒有法子应对。”

    他看向刘三郎:“听闻你每日夜间,还组织民夫在这码头值守巡逻?”

    刘三郎点头:“不错,这码头毕竟距离州城有段距离,若无人值守,怕有奸人捣乱。”

    事实上,李佑早有安排侍卫在这里值守,但因为侍卫人手不足,没办法看顾起这么大的建造场地。

    所以民夫们便自发组织起巡逻队,每晚都分配有近两百人的队伍,前来巡防。

    他们得了李佑照顾,自然也心甘情愿尽力报效。

    李佑点点头:“抽走两百人后,大家平日的劳作量定要加大,所以在巡守工作,你们便不要再做了,夜间只需休息好便是。至于这码头的安全,我自会派人盯住。”

    “这……”刘三郎犹豫了,“殿下的侍卫要护卫殿下安危,他们忙得过来吗?”

    “放心吧,这自不必你来担忧。你只需听候我的调令安排,今早抽调出人手便好!”

    说着,李佑站起身来,拍了拍刘三郎的肩头:“这事你速速去办,凑齐了人手便将他们聚在码头上,喊本王前去接收。”

    说着,李佑已走出凉棚。

    回到马车中,李佑便朝着车中之人问话道:“怎么样,发现对方踪迹了没?”

    马车中,胡泰来正举着个望远镜,隔着窗帘朝码头方向观望。

    这会儿他已缩回头来:“禀殿下,那盐船果真还没走,一直停泊在码头上!”

    “果然!”李佑幽笑一声,心中已有定计

    自打推断出赵海的目标在码头时,李佑便已猜测,这破坏计划,赵海很可能会委手于人,而非亲自出手。

    他赵海毕竟人在城中,他的一切行为都受人关注。

    从城内溜出城,赶到码头上搞破坏,实在不算明智。

    所以赵海更可能派人留守在码头,随时观测码头动向。

    而前一次押运井盐,其实无关紧要,赵海真正要做的,不过是给那盐船一个借口,让其能驶到码头停泊靠岸。

    眼下胡泰来的发现,证实了李佑的猜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