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狂揽人才-《家兄朱由校》
            
            
            
                
    第(2/3)页
    让杨文岳、吴阿衡、孙传庭在镇压奢安之乱中获得功绩,然后北调地方为官。
    杨文岳、吴阿衡,孙传庭这三人虽然都是文官,但他们都有将才,只是谁多谁少罢了。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三人都是为了明朝战死的人,不会像洪承畴那个反骨仔一样,背刺老东家。
    历史上这三人的组合成功堵死了山东的白莲教起义,这下给他们时间,堵死奢崇明并不是什么大事。
    并且对于他们三人的定位,朱由检也十分清楚。
    擅守的吴阿衡和杨文岳被安排在了叙州和泸州,善于进攻的洪承畴和孙传庭则是被安排在了重庆和毕节。
    只要吴阿衡和杨文岳守住泸州和叙州,孙传庭和洪承畴一个北上,一个西进,加上秦良玉的配合,就奢崇明的那两万彝兵,掀不起什么风浪。
    当然、更重要的是,朱由检把孙传庭调到毕节卫,是为了给他积累经验。
    裁撤毕节卫,设立兵备道,等于把毕节留给了孙传庭施展。
    怎么安全裁撤卫所?又怎么清点田亩?怎么重新建立一支新的军队?
    这三个问题的难度要比其他几个人的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闹成兵变。
    但朱由检相信孙传庭,他不会让他失望。
    毕节孙传庭在历史上,只拿了崇祯二十万两银子,就拉出了几万兵马,把几十万人的李自成击溃。
    后续如果不是训练时间不足,军队军纪不行导致战败,孙传庭完全可以有机会镇压李自成。
    要怪、就怪当时的崇祯太抠门了。
    这么想着、朱由检突然觉得自己的鼻子有点痒,揉了揉后才抬头道:
    “给辽东黄土岭送去的调令怎么样了?”
    “回殿下……”曹化淳慢慢道:
    “按照五百里加急的速度,现在差不多是收到了。”
    “收到了?收到就好……”听到这话,朱由检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
    与此同时、寒冬的辽东黄土岭上,一个寂寥的营寨,也迎来了五百里加急的探马。
    “五百里加急!黄土岭百户官兼守备满桂接令!”
    黄土岭、这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军事要点,常驻五百余名明军。
    当五百里加急的探马背着令旗抵达大喊时,正在城墙上巡视的一名守备连忙命人打开寨门,随后带人下去迎接。
    “谁是满桂?!”
    探马勒动缰绳,控制躁动的战马大喊,而这时、所有人都看向了刚刚下城墙、正走向营门的那个守备。
    “标下便是黄土岭守备满桂,请问有何军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