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代周》


    第(3/3)页

    大理国基本继承了南诏的疆界。

    944年,段思平在邓川视察农业的时候去世,其子段思英继位。

    946年,在位仅有一年光景的段思英被其叔段思良与相国董迦罗废而为僧,自认开国有功的段思良即位。

    951年段思良自立为帝,六年后死,其子段思聪立。

    段思聪继位后,迅速膨胀起来的高氏已经取代董氏,成为朝政大权的实际控制者。

    百里无忌明白,这个时候再向大理出兵,明国已经是力有未逮了。

    原因有四,一是阻卜、西州回鹘、吐蕃刚刚占领不久,这三者的疆土相加几乎是明国原有国土的两倍,但人口却只有明国原有人口的五分之一还不到。

    人口这东西,太多难以管理,太少则无从管理。

    派驻更多大军,则耗费甚巨,得不偿失;可若不派驻更多军队,则根本无法管理偌大的疆土,少数民族暂时被明军强大的战力所震慑,但谁也无法保证,这些民族会在什么时候串联暴乱。

    这是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