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给我媳妇儿打工,给我儿子打工。” 四个小姐姐被逗笑,卖中药的大爷也竖起大拇指。 现在不流行去责任化,老一辈人愿意用自己的血汗,帮孩子们搏个前程。 水龙头在卫生间里,李顺接了一桶水,提起来走出大药房。 把水桶捆在绳子上,让天台上的伙计拉上去。 “顺哥,送一袋水泥。”李小川在楼上喊。 “好。”李顺从三轮汽车上搬水泥,用绳子捆牢固,让他拉上去。 有个年轻人从楼下经过,李顺急忙阻拦: “大哥你停一下,请从这边走。” 水泥在空中晃晃悠悠,万一掉了砸头上,李顺马上就会回到解放前。 砸死人是短痛,赔偿一定的金额。砸伤人是长痛,医疗费就是个无底洞。 年轻大哥有些不好意思,向外走几步,绕过施工现场。 李顺就在楼下守着,楼上需要什么东西,他就准备什么东西。 同时还要扮演人肉三脚架,劝阻从楼下经过的路人。 有的路人听劝,有的路人不听劝,硬着头皮向前走,气得李顺想用板砖给他们开瓢。 这时,一个中年大叔慢悠悠走过来,抬头看天台上的施工。 伙计们已经安装好“医药”二字,正在安装“公司”二字。 李顺闻到一股药味,确定他可能是药房职工,于是掏出红塔山香烟。 “谢谢小兄弟,你是广告店的老板吗?” “是的,我叫李顺,大哥你好。” “李兄弟好,我叫刘华中。” 两人互相握手,李顺呵呵一笑,原来这位是华中药局的大老板。 县里有两家最大的医药批发商,一个是医药公司,一个是华中药局。 两家公司在同一条街上,从这里向北走二百米就是华中大药房。 可能安装铁皮字的动静太大,刘华中老板也过来凑个热闹。 “李兄弟,听你的口音像南乡人吧。” “是的,老家在拐弯乡李家村。” “哦,那你肯定认识开诊所的老蔡。” “认识,她是我的丈母娘。” 刘华中忍不住笑出声,他当然认识蔡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