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产业布局(上)-《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2/3)页

    陈冀生规划的蓝图宏大,霍生手里的资金充裕。

    这也造就了地产集团的大手笔,在建项目十个。

    十大地块同时开建,也是为了震慑同行。

    年底或明年初,陆续会有项目竣工,霍生他们的步伐迈的比陈冀生想象的要快的多。

    工业大厦,虽说也是地产项目,但也不算是正经的地产项目。

    有了设计就可以开工,根据地质的不同,楼层的高度也不同。

    如今沙田同时在建的工业大厦,也有十几个之多。

    初期试水的几个低楼层的项目已经竣工,而且已经有商户开始入驻了,前期的反应算是不错的。

    对于几十层的工业大厦,变成六七层的工业大楼。陈冀生这边也没有异议。

    对于六大佬而言,这毕竟是新潮的尝试,试水总是应该有的。

    无非地块还是在自己的手里,只要前景好,拆了重建也就是了。

    最重要的还是打破一些老的传统,让轻工业上楼,并不是只建好工业大厦就完事儿的。

    低层的工业楼,算是不错的试水,打破了一些老规矩,事情也就好办了。

    听完黄文玉的汇总之后,陈冀生陷入了长考之中。

    目前看来,自己的谋划算是一帆风顺的。

    但危机也是隐伏的,六大佬的大手笔,容易造成资金方面的短缺。

    地产,资金流就是血流,居安思危,在资金方面地产集团必须要有后手。

    不然容易被人所趁,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谁都不是什么好人。

    更何况是在港城这片鬼佬说了算的土地上。

    正经的商业手段不够用,鬼佬还能用行政手段,或许还会有更无耻的手段。

    这些霍生是经历过的,一个楼盘断水、断电,基本跟烂尾也没多大区别。

    开辟财路,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目前最好、最快的来钱方式,就是去股市抢。

    至于抢谁家的,陈冀生想了一下,心里也就有了眉目。

    岛国目前还不成,美敌那边是最好的。

    股市的进退,陈冀生不可能清楚的知道,但他知道安南的走势。

    这就是最好的依仗,有了安南战争的具体走向,前期赚个盆满钵满,好像问题不大。

    心里有了想法,陈冀生就开始琢磨人手,胡生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至于能力,陈冀生对此无所谓,到了美敌那边,也得找专业的代理人。

    大方向已经有了,微操的人手,在资本面前,算是遍地都是。

    想到这次来的借口,胡生也正好对口,不管是进口大型的商用电脑,还是小型的个人终端。

    胡生所在的银行业,都有充足的理由,至于去向,随便一场火灾、水灾,国内需要的也就齐全了。

    将主要的问题梳理完,陈冀生又叫来了张漪清,开始询问芳妮集团这边的进展。

    方姐出去也是为了丝茶,飞去了岛国,那边对于高端的茶叶跟丝绸,确实意向不错。

    这次方姐过去,只要能正式的签署合同,芳妮集团本年度最大的进账也就有了。

    帮方姐大概得架构好集团之后,张漪清跟黄文玉一样,成了港大的学生。

    芳妮集团这边的业务她也没有放下,一直是两头跑着。

    没有自己团队的方姐,最近的进度很慢。

    比起六大佬控制的地产集团,芳妮集团的进展,只能用龟速来形容了。

    但对比港城的其他企业,芳妮集团的发展速度,却是极快的。

    这样的速度,陈冀生多少有些不满意。

    丝茶能换外汇,那边的产量只会越来越大,这是不受风雨影响的。

    换汇是对外的大前提,这个领域是不容轻易破坏的。

    陈冀生估计,风雨之中,弄不好丝茶的规模,还会无限制的扩大。

    而这些都是他无法控制的,他能做的,只是让芳妮集团,尽快的打开销路。

    陈冀生之前跟方姐说过的丝绸衬衫,如今是个不错的行业。

    但方姐这边的进展就不怎么快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