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总归是有收获。 ‘如今已然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内心发着感叹,安逸的眼神却依然锐利如锋。 他是一点都没放松下来。 向左边投去视线,李大翔正在认真的在网页上筛选着信息。 安逸问道:“大翔,让你整理的东西弄好了吗?” “早已经准备好了。” 李大翔并没有怠慢,直接将手上的资料,打包发送给了安逸。 接收到资料包,安逸细细的看了起来。 三个城市,广州、尚海、燕京。 上面的报社信息多得出乎他的意料。 粗略一数,竟然有近百家之多。 安逸知道这个时候纸媒繁荣,但是也没有想到,仅仅三座城市,竟然有着近百家的报纸媒体。 这未免也太夸张了。 夸张吗? 其实也不夸张,国内每座城市几乎都拥有属于它们自己的报纸刊物。 日报、早报、晚报这些就不说了,商业报,青年报,农业报、工业报等等,各类报纸分门别类又各有属种。 光是在燕京,权威媒体大报纸,就有着近二十多家。 而尚海以及广州又是国内的经济重镇。 经济繁荣之下,自然就是各种报纸刊物的兴起。 百姓越开化,想要了解外界讯息的需求就会越多。 而有着需求,自然就有着供给。 而除了这些因素之外,之所以有着近百家报社,也是李大翔猜出了一些安逸的想法。 除了调查这三座城市的报纸信息之外,他还将鹏城、南京、珠海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的报纸信息,都进行了一番搜集。 “很好,我给你的邮箱发了一份新闻稿。”安逸逐一看着这近百家报社的信息,一边说道:“你把这个稿子,给上面所有的报社留下的电子邮箱地址,各发一份。发完了之后,就去找一个打印店,将这个稿子打印一百份,明天早上全部寄出去。” 李大翔对此自然没有二话,只不过心中仍然有些疑问。 这个年代的报社,可不是什么新闻稿子都会刊登的。 何况是这种不知名来历投递的稿子。 他将这个疑问说了出来。 安逸摇头笑道:“所以,我们得换一个抬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