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给大家额外发放钱,有收买人心的意思,但也是给大家一些过年费。 钱这东西嘛,挣到一定程度,其实也就这么回事了。 啥时候才是个头呢。 他已经成为王家村最富裕的人了,如果不浪费的话,只要这些钱继续滚钱,就能变成一个超级大富豪。 实在不行,还有股市,还有房市,怎么都不会贫困潦倒。 惠及乡里,在帮助别人的基础上,能混的一份薄名,也算是不错的收获。 因为预制场合砖瓦厂进行了年终分红,他获得四十万,施工公司获得分红六万,然后张文远感谢他一年来提出种种建议,帮助张文远生意上获得很大进步,大大拓展了眼界,所以额外给他四万奖励。 一共就凑够了五十万,加上十一月的分红,一共六十万。 这种巨款放在银行,王天孝觉得是种浪费。 既然有这个钱了,那肯定就要发挥出作用。 于是他准备买一辆车回来。 开年后,他还要做养殖和鲜奶业,一直骑着个摩托车也不像回事,而且摩托车有时候太冷了。 下雨刮风就不舒服。 更重要的是,不方便拿东西。 你就想着从市里带回点东西吧,摩托车根本就没办法带,非常麻烦。 有个汽车就好很多。 既然有这个打算,那就先去搞驾照。 这个年代的驾照,还需要交一万多块去学,幸亏他不缺钱,该要钱就交。 不同于后世家庭小轿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所以驾照成为家庭,乃至个人必备的技能,这个年代,司机更像是一种职业,只有很少的人才会开车,驾照考取的门槛也相当高。 但在这个时代,也因为没有电脑监控,所以有很多方便的办法。 王天孝上辈子本来就会开车,这辈子就是走个过程,所以在张文远的帮助下,没几天就拿到了驾照。 然后就是买车。 这个时代买车可不简单,不像后世到处都是4s店,只要你有钱,就能轻松买到任何想买的车辆。 但这个时代,车基本都是进口,想买到一辆普通的桑塔纳,也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没办好,只好再次委托张文远帮他搞定。 本来听说王天孝需要一辆车,张文远准别把自己一辆没怎么开过的桑塔纳送给王天孝去开,说是本来在几个厂里同时当顾问,就需要配置一辆小轿车,甚至需要的话,还可以给他配一个司机。 但是王天孝觉得自己有车后,也不是只在几个场子的事情,不能占公司的便宜。 最后,两人商量后,张文远便那辆九成新的桑塔纳转让给王天孝,原价大概是贰拾万前后买的,十五万转给王天孝,是妥妥的友情价。 就像王天孝对其他员工很好一样,张文远对王天孝也是一样好。 他和王天孝的关系不是那种普通生意伙伴,或者老板和员工的雇佣关系,而是像是一种知己或者朋友。 因此,对王天孝他从来都非常大方。 反而是王天孝从来不是那种占别人便宜的人,一次次拒绝张文远的好意。 办理好相关的证件,王天孝将车开回了村里。 这是村里第一辆小车。 人们都非常好奇,就像当初他把摩托车开回来一样。 不同的是,摩托车对于一些人来说,还是稍微可以努力下就能想象的事情,但汽车,大家根本想都不敢想。 很多人一辈子都赚不够车的一个轮子钱。 这不是夸张,事实就是如此。 早些年,我们国家的汽车工艺就是落后,出基本就是个奢侈品,人们意识里,能开的起汽车的人,都是大人物。 而王天孝在路上,刻意将车窗摇下来,有人好奇地过来看,他就放缓车速或者是直接停下来,满足大家猎奇的影子。 说没有一点点的虚荣心,那是假的。 人不都是这样吗,曾经被别人看不起,轻视,有朝一日自己变强了,怎么可能完全默默无闻呢。 其实还是想让别人知道,现在的自己,已经不是以前落魄的自己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不说故意炫耀吧,至少有那种你曾经看不起我,我如今比你厉害,你就只能看着的“报复”心理。 只不过,不同于很多人有点钱之后呢,就喜欢耀武扬威,盛气凌人,仿佛自己身份地位也随之变高一样,王天孝富裕后,他选择走另外一条路。 他是想发设法帮助更多人,以惠人的方式进入大家的世界里。 他不想将来离开这个世界后,人们想起他只有骂名和厌弃,而是一想到王天孝,就说这个人很不容易,而且他最后变得很优秀,并且帮助了很多人,大家在他的扶持下,也都过上好日子。 这才是他想要的。 本来是新房新车一起回家最是拉风,但因为房子是下半年才建设而成,如果直接装修的话,可能到时候会出现装修质量问题,所以王天孝将装修计划放到明年春天再实施。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