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042:笼套-《大山谋生1984》


    第(2/3)页

    这才让它们安静下来。

    王天孝又下去骑上了自行车去了镇上。

    买了一套钳工的工具,粗细共四卷铁丝,还有些细的匝丝,一些细钢筋,这些都是他做笼子的必备材料。

    有点重,挂在车子后面沉甸甸的。

    若不是加重自行车承载能力强,还真不一定能撑得住。

    只是骑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返回的途中,他顺便买了几把锁,山里那些房间的锁都要换掉。

    一来二去这些材料又掉他一百多元。

    不过这都是必备的投资,若是运气好的话,一天的收获就能赚回来。

    八十年代人们对商业的思维模式和后世不同。

    这个年代,人们更多是想着东西越好就越好卖,所以是一分钱一分货,很少有虚高价值的东西出现。

    而过了几十年后,销售已经由需方市场转为卖方。

    不是你要什么,我给你卖什么,而是我有什么,你就需要什么。

    各种奢侈品,一些看起来很潮流的文化,元素,每个人都应该有的一杯秋天的奶茶等等。

    这些商品并不只是本身存在价值,它们身上被附加其他人为的价值上去,所以让它们有了更高的溢价。

    这就是后现代的商业基础模型。

    王天孝即使再没做过商业经营,也耳濡目染,并作为消费者参与过无数次。

    所以他照猫画虎,总会比这个这个时代的思维模式先进很多。

    而只要这点,他就足以走在时代的最前列了。

    回到地坑院,老三一家和老五也回来了。

    他们刚到生产队去干活赚工分。

    八四年的庆城正处于变革时期,新旧两种政策共存,一方面部分村民们已经可以从村里领导承包地,自己种植自己的地,然后秋收交公粮即可。

    但还有一部分人,例如超生啊,才嫁过来啊之类的人,暂时没有地,也可以去村里或者队上的地里挣工分。

    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大概是过年不久就重新分配了土地,李雅丽前世也就是那次才分配到两亩地,女儿王芳一亩三分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