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006:丢人-《大山谋生1984》
第(2/3)页
上面麦草掉落一边,露出下面的两个装粮食的布袋,一袋玉米,一袋磨好的面粉。
还有一棵大白菜,一小袋土豆。
王天孝看翻车距离自家窑洞不远,便没有装车,一袋袋提回窑洞。
“等下问问我爹娘身体还好不,”地上太滑,李雅丽觉得今天身体不太舒服,所以没敢下炕。
“好,等我们搬上去,再让姨夫过来。”
两人都默契地避开尴尬的事实。
“是外爷吗?”小王芳正翘着腿趴床上翻着前后都缺的小人书,是王天孝捡回来的半册《杨门女将》。
孩子很喜欢看故事,但王天孝没有多余钱买,后来她长大了成为一名作家,或许也是弥补小时候的遗憾。
“是你外爷,要不要去见?”
王芳摇摇头,“我和他又不熟,你们不是说不要随意和陌生人打招呼吗?”
王天孝和妻子面面相觑,无言苦涩。
孩子不认识外公自然不是孩子的错,他们也不好责怪她童言无忌。
再出门,母亲张美凤掀开门帘出来,冷冷的说:“男人要讲骨气,你是姓王还是李,从叫子手里拿吃的,你也不嫌丢人。”
母亲说话声音向来很大,丝毫没有顾忌崖边上面岳父的脸面。
说起来,两家虽然是亲家,但却有很多千丝万缕的矛盾。
首先是王家村和李家村本身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王家村上一辈的人,也就是王天孝太爷爷的爷爷是个大地主,整个王家村和李家村几乎都是王家祖上的土地。
后来王老太爷喜欢赌钱,不仅将钱输给了一个姓李的人,甚至还把自己的小老婆也输给了李家。
于是形成了后来的李家村。
因为李家村是小老婆的后代,而王家村是正房,所以王家村王家子弟不仅是讨厌李家村的人,更是瞧不起他们。
两个村子经历数代人,早已物变人非,可这种村与村的矛盾依然存在,不知道发生多少次村里的械斗。
张美凤身为王家村这一代最长者,自然承接了上辈恩怨,就连老三媳妇余小凤也会跟着责骂李万福就是这个因素。
也正因为如此,王家人基本都不待见李雅丽,不管她是不是个好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