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温侯前月才赏末将三个寡妇……这种好事儿,当然要支持!” 虽然辽东诸将,对于李翊的新政都表示无所谓。 但他们犯不着去得罪李翊,所以都表示支持。 至于吕布,他则是想着自己的女儿就在河北。 那他更应该讨好李翊,好让他照顾好自己女儿了。 于是击案定音: “既然诸公都无意见,那就速速赞成!” 乃亲自执笔批阅,忽想起些什么,唤过文书: “再加一句——平州特献战马百匹贺新政。” 诸人之中,只有魏夫人不开心。 因为新政的推行,会使得大量的女子出嫁。 毕竟这个时代的寡妇,很多都是未开苞的妙龄少女。 她这个夫君本就好色,一旦新政得以实施。 那吕布岂不更加有理由,可以肆无忌惮的纳妾了? 魏氏乃私下找到吕布,劝谏道: “齐王将此疏发来,必是希望辽东仔细斟酌。” “然夫君遽定此事,是否再议!” 按理说,妇人本不该议政。 只是吕布这人耳根子软,大多时候都听老婆的。 这就导致魏夫人,甚至很多小妾都敢时不时地向吕布提意见。 虽然很多时候,她们都是为了借吕布州牧的身份,替家族牟利罢了。 只是这一次,吕布的态度异常坚决。 他也非常清楚,该如何说服夫人。 “啰嗦!玲绮还在河北呢!” “汝不替辽东子民着想,如何不替咱们女儿想想?” 魏氏这才恍然大悟,乃不再对新政有何异议。 平州方面,乃给出赞成票。 …… 剩下的,只有淮南,豫州了。 淮南陈登与李翊是过命之交,他能够全并淮南之地,多赖李翊相助。 如今李翊想要推行新政,他自无反对之理。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代表淮南投出了赞成票。 至于豫州方面,其实豫州本不是刘备的政治、经济中心。 更多为战略之地,尤以沛国为重。 而自老沛相陈珪病逝后,辛毗接替沛相。 辛毗本就是河北旧臣,又曾在相府中用事,相当于是李翊的门生故吏。 他自然也无反对之理,当即表示。 或许此行会引得沛地一部分人的不满,但他身为沛相,一定会全力支持李丞相的新政的。 如此一来,各州郡的意见相继给出。 除青州外,基本上都对李翊表示支持。 望着案上各地发回来的卷牍,刘备不禁发出一声感慨: “李相之德,何其广被!” “虽遭物议,然四方牧守竟相拥戴。” 刘备感慨,自己这位丞相人缘儿可真好。 他推行的这项新政,其实是要顶着很大压力的。 但各地的最高长官,都愿意支持李翊,帮他去压服底下人。 这就不单单是政策明度的问题了,更能说明李翊跟同事们的关系处的相当不错。 这种关系,不同于“结党营私”。 因为他们并不是一个单位的同事,严格意义上讲是没有直接的利益交互的。 今却愿意为其压服手下人,足见其魅力十足。 老魅魔此刻感慨小魅魔的魅力。 他并不嫉妒李翊, 因为刘备清楚,李翊这样一个魅力十足的人,不照样被自己给“魅惑”了吗? 刘备十分豁达地看待这个问题。 这时,以鲁肃为首的徐州众高官齐齐来到。 徐州之众,有新官有旧官。 旧官大多与李翊共事过,代表人物如鲁肃、简雍等人。 而新官诸如华歆、王朗等辈,甚至有人都没见过李翊的面。 他们之中,分作两派。 旧官大多支持李翊的新政,而新官们反对。 刘备目光环视一圈,不见了徐州牧张飞,乃问简雍道: “……如何不见了益德?” 这…… 简雍一顿,乃道: “三将军说,说新政之事,当由大王亲自裁决。” “他不便参与。” 其实张飞原话说的是,“俺最怕那啰嗦事来。” “徐州众官,为此小事,争论不休。” “劳简先生代我奏明王兄,就说俺不参与此事。” 只不过公众场合,简雍稍稍地简化了一下。 “胡闹!” 刘备面露不悦之色,忍不住责备道: “这黑厮,愈发惫懒。” “身为州牧,竟不参与此事来。” 刘备有些恨铁不成钢地骂道。 要知道, 刘备可是一直想把张飞培养成召虎那样武能马上打天下,文能治国安邦的全才。 如今张飞武艺不曾落下,但在政事一途,全不长进。 徐州乃是齐国核心之地,如此重要的地方,刘备专门将之交给了张飞。 用意已十分明显,就是为了培养他。 可是张飞到底是辜负了刘备对他的殷切期望。 身为省一把手,又是自己的王弟,在面对这影响全国的政策时,竟选择了回避! 这令刘备如何不怒? “……仲康,你去将那黑厮捉来见我!” 刘备当即命许褚,带虎卫去拿张飞。 众人面面相觑,大气也不敢出。 这算是刘备的“家事”了,众官皆不敢多言。 “诸公且坐罢。” 刘备脸色稍缓,示意众人坐下。 众人谢恩,各自按次序落座。 “诸公写上来的文书,寡人都一一看过了。” “有人劝我不推行此政,有人劝我推行此政。” “反对者,多以魏国举例。” “魏政暴虐,曹操有令——” “使寡妇必配将士,不从者没为官婢。” “致有‘夺生人妻’之惨剧,道路闻啼哭之声。” 早在李翊推行此政之前,曹操就已经推行此政了。 对于曹操这样的人来说,属于是虱子多了不怕痒痒。 反正都已经是废墟了,再破烂一些又有何妨? 所以曹操全无心理负担,强制寡妇改嫁。 这就导致了许多良家女子,丈夫还在的,都被强制婚配给了别人。 因为底下官员,要充政绩。 比如在裴松之注引的《魏略》中,就提到了这样一则惨剧。 原文叫,“初畿在郡,被书录寡妇。是时他郡或有已自相配嫁,依书皆录夺,啼哭道路。” “畿但取寡者,故所送少;及赵俨代畿而所送多。” “文帝问畿:‘前君所送何少,今何多也?’畿对曰:“臣前所录皆亡者妻,今俨送生人妇也。” “帝及左右顾而失色。” 大致意思就是杜畿在河东郡任职时,曾奉命登记辖内的寡妇名册。 因为朝廷都是直接把妇人聚在一起,以便安排改嫁。 当时其他郡县为了凑数,有些已经自行改嫁的寡妇也被强行给登记夺回了,这就导致妇女们沿途哭嚎不绝。 唯有杜畿只登记真正的寡妇,所以上报名单很少。 后来赵俨接替杜畿,上报的名单却多出数倍。 曹丕便质问杜畿说:“为何你当初上报的那么少,现在赵俨上报的这么多?” 杜畿回答说: “臣当初登记的都是已故将士的遗孀,如今赵俨送来的可是活人的妻子啊!” 此言一出,曹丕在内的文武的大臣,全都脸色大变。 这就是曹操为了促进人口增长,而推行的暴政。 他的举措带有强制性,使得很多人的老婆被夺走,改嫁他人。 所以我们常调侃说曹魏爱人妻,这算是一语双关。 曹操简直古代堪称ntr的集大成者。 本位面的曹操依然没有心理负担,为了对抗强大的齐国,也是强令寡妇改嫁。 致使民怨沸腾,惹得人人唾骂。 曹操不要脸,他只关注人口增长。 但刘备要脸,他对此事极为慎重。 “诸卿以为如何?” 刘备平静地问众人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