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却说张松经过格物院,被里面新奇的物什吸引。 想要进去一观,却被门吏拦住,表示无上面手谕,纵然是张将军来了也不行。 张飞可是徐州牧,连他都不能随意进入,足见齐国高层对格物院的重视。 几乎是将它作为国家机密保护,而不对外展示了。 对此,张松并不继续抱希望能够进去。 谁料在这时,李翊领着一众人迎面走来。 张松慌忙上去见礼。 李翊问: “别驾为何到此?” 张松诚实地答道: “适才路过格物院,听闻是李相所立,松十分好奇。” “故停留驻足在此,只为一观。” 李翊弯唇笑道: “既然张别驾喜欢,随我一同进去走走如何?” 张松大喜: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于是,两人乃联袂进了格物院。 正如门吏所言,这格物院是齐国的国家机密。 是不对外人展示的。 院中的工作人员,政审之时要一直审到祖上三代。 而李翊虽带张松进入,可自己身边的从人,却一个也不能进去。 仅这一幕,便令张松暗暗奇之。 入内,先至军工坊。 展示的物什有各种百炼钢刀,折迭式云梯,以及连弩车等等。 除此之外,更有研究能喷射火舌的霹雳车。 除军工外,亦不乏农事展品。 包括龙骨翻车,以水力自转。 改良版的曲辕犁,测雨的铜凤翅展等等。 光是这些琳琅满目的各种发明,便已令博学多才的张松眼花缭乱了。 而最令他惊奇的,无疑是那新造出来的“浑天演象台”。 铜球自转演示日月星辰。 而其所展出的工坊来自地理天文一栏。 院正见着李翊来了,忙殷勤地上前去行礼: “……见过相爷,此为浑天演象台,乃上旬所出。” “不想相爷刚回来,便能向您展示。” 你道这院正缘何对李翊如此殷勤? 原来在各项发明当中,最受到重视的,无疑是农业与军工业。 比如,以鲁肃为首的文官,他们就更加重视农业发明。 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实打实的能够帮助百姓搞好农桑的物什。 自然应当鼓励。 甚至包括刘备自己,都最重视农业发展。 对于格物院中,农业板块,刘备也是最“偏心”的。 不仅拨款最多,甚至员工的各种福利政策也最好,各项待遇优先级也最高。 这也很好理解, 毕竟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更加重视农业发展。 于统治者而言,百姓就应该安心从事农业生产。 一旦他们分心去搞别的东西了,那我的地谁来耕种? 就是这样的道理。 除农业板块之外,最受重视的自然属军工业。 目今正值乱世,各种新式的军事发明,自然受到将军们的推崇。 徐州有大将张飞坐镇,以他为首的武将们,都十分重视格物院产出的各项军事发明。 一旦有一些实用的军事发明被制造出来以后,张飞等将都会直接将他们应用到军中去。 得益于其军事优先级的崇高地位,军工模块亦十分受到重视。 那么哪一板块受到轻视呢? 便是这院正所在的天文地理板块。 由于其研究的东西太过偏门,又不实用。 刘备甚至一度想将之取消,将资源倾斜到农业、水利、军工上去。 最终,还是李翊站出来拦住。 力劝刘备重视天文地理学。 在李翊看来,这虽然高投入,低回报,甚至长时间内得不到回报。 但一旦研究好了,绝对造福民众深远。 并且,李翊本身就是天文学爱好者。 不然,他的望远镜岂不是白带来了? 正因为有李翊的重视,天文地理板块才得以保存下来。 其所得的研究资金,亦包含了李翊的私人投资。 既是金主爸爸,又是再生父母。 这院正见着李翊,当然殷勤恳切了。 “……嗯,尔等善出,吾自有重赏。” 李翊不吝赞词,对院正予以表扬。 如果不是他们的努力,为自己培养了一批天文地理学人才。 此前赤壁之战时,他又如何能够完成“借东风”之壮举呢? 诚所谓一点一滴的投入,都是通往成功道路的基石。 那院正见讨得领导的欢心,连连谢过,表示自己一定会继续努力。 又望一眼张松,笑问道: “别驾可知此物何用否?” 张松出汗如浆: “莫非、莫非……可推演天象?” 又走了一段路,还没到底。 张松暗暗感叹,这格物院修建的可真大。 占地面积,少说得有十几二十亩地吧? 未走几步,忽闻忽闻钟鸣,众匠齐诵: “百工兴邦,格物致知!” “百工兴邦,格物致知!” 这八个字是李翊给格物院亲自提的“院训”,希望院里的每个人都能以此为念。 能够毫无束缚地,在这里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才能。 毕竟在封建时代搞各种发明,也是要顶着巨大压力的。 张松若有所思,对这里面的各式发明虽然感到惊奇。 但口中虽不言,脸上却写满了八个字: ——“奇技淫巧,有碍农事。” 一通参观下来,给张松的感受就是。 这里面的发明虽然多,各种脑洞也的确是天马行空。 但很多东西都华而不实,根本没办法大规模、成建制的投入到军用,民用当中去。 而为了研究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往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在张松看来,你有这些闲钱与时间,把它们真正用到民用领域去不好吗? 老百姓实打实的受到恩惠,岂不更加念你齐国的好? 张松毕竟是客,这些话不敢明说。 但李翊却是个眼尖之人,看出了张松的心思。 “……子乔可知。” 李翊负手而立,为张松解释道: “三载试错之费,不及徐州三月廪粮。” “然若成一物,则万民减负,岂非大善乎?” 在李翊看来,搞发明本来就需要试错成本。 中间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 我们从未轻视过农业的发展,但它与我们发展科技,两者之间其实并不冲突。 张松听罢,乃向李翊作一长揖,谢道: “……相爷高见,松谨受教。” 出了格物院,李翊与张松一同来至东教场演练之地。 张飞命点雄军万人,布于教场中。 果然盔甲鲜明,衣袍灿烂。 金鼓震天,戈矛耀日。 四方八面,各分队伍。 旌旗扬彩,人马腾空。 张松颔首,连连赞叹道: “……雄兵哉!雄兵哉!” “出入有门,进退曲折,虽孙、吴再生,穰苴复出,亦不过如此而已。” “齐王殿下有此雄师,无怪能够荡平中原,横扫天下。” “汉室当兴于齐王之手!” 张飞演练完毕,正好也催马赶来。 正听见张松的赞美之词,不禁心花怒放,喜道: “……哈哈哈,先生说的极是。” “天下谁人不知,我齐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天下鼠辈皆草芥耳!” 李翊抚须笑道: “益德在张别驾面前,休要太过逞能。” 话落,又转头对张松说道: “其实吾齐地少见兵戈,但以仁义治人耳。” 张松颔首,应和道: “……善!吾久闻齐王千岁,仁义著于四海。” “自到齐地以后,果见此地民殷国富,黄发垂髫,怡然自得。” “松虽在蜀地,亦鲜少见着如此盛世景象。” 接下两日,刘备忙于国事,都委托李翊陪着张松,游览齐国风土人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