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到时候齐国在江南战场,会陷入三面被围的状况。 以一敌三,你说齐国真应付不了吗? 那倒也不至于。 若果魏楚吴当真三国一起进攻齐国,齐国倾国之力,还是能够与之一战的。 但那是防守战。 进攻战与防守战是有本质区别的。 保家卫国的战争,是一种退无可退,放手一搏的态势。 可以动员全国军民去守御。 而对外战争,本质上掌权者获取利益的一种方式。 他发动战争的形势,则是让其他想要获利的人一起过来加盟。 齐国如果进行防御战争一挑三,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可如果单纯是为了争夺荆州,陷入三面被围的境地,那肯定是会以失败告终的。 因为齐国方面没法在江南动员更多的人马,确切地说是水军。 过去十年,刘备阵营的战争几乎都是在中原、河北打的。 所以陆军远比水军强势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从一开始就往南方打,那此时齐国的水军肯定比陆军强。 可问题是,在汉末三国,能往北方打,谁会往南方打? 说白了,你江东六郡加起来,比不上一个冀州。 这话一点儿不夸张。 此前说过,江东是孙权用了几十年才慢慢开发出来的。 开发之前的江东,就是一片瘴地。 又难打,收益又低。 不到迫不得已,没有哪个战略家会考虑先打南方的。 尽管李翊一直非常重视水军发展。 又是买战船,又是主张开发淮南。 但面对北方接踵而至的战事,军费肯定还是优先为陆军服务的。 如果不是李翊的力保,此时的江南,甚至连淮南水军都凑不出来。 现在刘备倒是腾出手来,可以重视水军发展了。 只是没想到江南战事会进展的这么紧迫。 真就荆州一炸,四面八方的狼全都来了。 尽管又为诸葛亮增益了三万徐州精锐。 但这些壮士能不能适应江南水土,还得打一个问号。 刘备知道这一点,李翊也知道这一点。 而周瑜更是清楚这一点,才认为齐国需要自己,需要自己的这两万江东水军。 然而李翊的反应,确实超乎了他的预料。 转身转得十分从容潇洒,真就一点儿都不带犹豫的。 不止周瑜不明白,就连齐国诸文武也不明白李翊心中究竟作何感想。 只有李翊知道,又到了他最喜欢的“商场博弈”理论环节了。 李翊就是那个店主,周瑜就是那个买家。 所谓货比三家,周瑜确实还可以选择曹操。 但那也就意味着这会和齐国撕破脸皮。 东吴单方面绝对不是齐国对手。 如今的魏国已经没有任何一片领土,与东吴接壤了。 考虑到魏国此前刚在河北败给齐国,周瑜很担心魏国有没有能力保住东吴。 曹操又是否真的会倾尽全力来救东吴。 尤其是最重要的荆州,曹操又能分给东吴多少地盘? 这一连串的问题,周瑜都得打上一个问号。 齐国虽强,但终是以陆战见长。 面对强大的荆州水军,仅靠淮南水军,就想打败魏楚联军。 不说没可能,但肯定还是要费很大一番功夫的。 如果能得到周瑜的江东水师,胜算说是直接提高四成也毫不夸张啊。 况且荆州那么大,兼之地方势力雄厚,世家豪族盛气凌人。 你齐国胃口就算再大,一次性也不可能全消化的了吧? 周瑜大脑飞速旋转,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叫住李翊。 眼见李翊越走越远,周瑜一咬牙,终究没忍住喊了一句: “……李相请留步!”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 看来这次“商场博弈”,他又赢了。 “……哦?周都督还有何事?” 李翊缓缓转过身来,脸上平淡的表情令人捉摸不透他心中所想。 周瑜深吸一口气,慢慢走来,沉声问: “……瑜只是有一事不明。” “李相若无我江东水军,仅凭淮南之众,何以抗荆州水师?”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以蒋钦、周泰、徐盛等为首的淮南将听得此言,纷纷拔剑,叱道: “汝小看吾等淮南之士耶?” “量你江东小辈,哪里晓得江上舟楫!” 周瑜并不理会盛怒的淮南将,只是凝望着李翊,盼他能以实言相告。 李翊唇角轻扬,笑道: “君道我破不得荆州水师耶?” “汝只管回去夏口,看我如何破敌便是。” 什么? 周瑜之所以再三向李翊确认,就是想看他到底是强壮镇定,还是真的自信从容。 完全有信心不用东吴水师,便能轻松击败荆州水师。 “此去果真成功?” 周瑜凝眸,出声再问。 李翊朗声大笑: 吾水战、步战、马战、车战,各尽其妙,何愁功绩不成。” “非比江东诸辈止一能也。” 周瑜暗忖,此贼乃是欺我知会水战。 他执意要我先去打公安,莫非是要鉴定东吴的实力合不合格? 是否真值得齐国拉拢? 今若再是推调,必为人所笑。 只有应下来,杀几个魏兵、楚兵,才好叫李翊知我江东实力。 使之不敢小觑我等。 “……善!” 周瑜一挥手,“那就依李相之言。” “待某领兵,前去进攻公安。” “若是取胜,李相可否拨冗一二,与在下相谈荆州划分一事。” 李翊颔首,澹澹说道: “若都督果真能破公安,荆州之事并非不可谈。” “……好,一言为定!” 周瑜辞别离去。 方一上船,转念一想又觉后悔。 自己似乎中了李翊的激将法了,白白替他打工。 到头来,竟只获得了一个和他谈判的机会。 到时候怎么谈,还不是由他说了算? 唉…… 李翊此人,果真名不虚传。 周瑜望着滚滚长江,忍不住叹了口气。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