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现在刘表不在了,荆州的权力便彻底落入到了众士人豪族手中。 刘琮虽为荆州牧,但此刻也不过是一个庙上泥偶罢了。 众人匆匆忙忙将刘琮扶持上位,然后正式对外宣布此事。 时在江夏的刘琦,得到消息,大惊失色。 “我去之时,父亲尚且身子硬朗。” “今吾离开不过数旬,奈何死耶!” 刘琦哭倒在地,痛不欲生。 左右将之扶起,纷纷劝道: “大公子,今不是伤心之时。” “刘琮已经继任荆襄主位,宜早做打算,避免惹祸上身。” 刘琦拭干眼泪,点了点头,谓众人说道: “吾已请得叔父为援,彼不日便至江夏。” “到那时候,再作商议!” 没办法,刘琦手中的牌太少了。 想要翻盘,只能仰赖刘皇叔。 接下几日, 众人如坐针毡,全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刘备大军的到来。 不表。 …… 这日,诸葛亮五万大军已经到了新城。 正是此前关羽围困曹仁,迟迟未下的城池。 和谈之后,他到底还是归了刘备。 出了新城,便到了江夏的地界了。 诸葛亮下令让众人在此地权歇人马,他自己在开始翻阅此地的户口宗籍,丈量土地。 以前这些事,都是李翊干的。 李翊每到一处,便翻看此地的卷宗。 诸葛亮向来有样学样,敬李翊为师长。 此举,既是为了向众人表明自己的勤勉,又是释放一个政治信号。 即刘备派遣李翊而来,就是为了捧我的。 你们最好乖乖配合工作,若是使绊子,休怪军法无情。 李翊退居幕后,倒也乐得清闲。 他驻立在淮水江边,静静地等待着。 忽见淮水南岸,战鼓大鸣,舟船如蚁,顺风扬帆而来。 李翊丝毫不慌,静静地等待舟船靠近。 当先一艘楼船高悬“陈”字大纛。 未几,一袭青袍的陈登踏浪而来,腰间玉佩叮咚作响。 及至岸边,陈登便冲上去给李翊来了个大大的拥抱。 “子玉兄!”陈登长揖及地,感慨说道,“广陵一别,竟已十载乎!” 李翊扶起故人,但见其面色红润,哪复当年病容? 不由朗声笑道: “元龙今日雄姿英发,可还记得建安初年,你蜷卧病榻,食味不甘之狼狈相否?” 见李翊提起旧事,陈登大喜。 二人相识大笑。 原来,此时的陈登虽已功成名就,但比起李翊,他仍旧差得远。 考虑到李翊如今在齐国的地位,陈登也是一上来就攀旧情。 只强调友谊,对职场职务一事则缄口不提。 少时,李翊设宴于军帐,邀陈登喝点儿小酒。 帐内炭火融融,案上置鲜鲙、醇酒,皆是当年广陵旧味。 酒过三巡之后,陈登忽搁箸叹道: “……子玉兄,此番下江南,陈某已准备多时了。” 该来的还是会来。 刘备把江南事务尽付给诸葛亮,肯定是需要有人安抚陈登等淮南将的。 刘备知道,所以把李翊派过来了。 李翊也知道,所以搁下诸葛亮,早早地在江边等候。 李翊闻言,不动声色地为陈登斟满了菊花酒: “……孔明虽然年少,却有经天纬地之才。” “齐王安排他下江南,自有用意。” 说着,李翊看一眼陈登脸色,却又话锋一转。 “然则,若无元龙之淮南水师,我大军又如何能够横渡长江呢?” 说着,将鱼脍推至陈登面前。 “就如同这鲷鱼,若是少了淮水芥酱,终究乏些滋味。” 陈登沉默不言,脸色很难看出心中所想。 “荆州九郡,岂是一人能吞?” 李翊忽压低声音,接着说道: “蔡瑁盘踞南郡,黄祖余党散落江夏.“……” 说着,蘸酒在案上画了三道: “淮南健儿取江陵,孔明收襄阳,至于江夏一带……” 手指不经意抹过酒痕,轻声一笑。 江夏是连接淮南的战略要地。 不过此时的庐江,却为孙氏所有。 言外之意,等将来平江南事宜顺遂。 莫说江夏,便是扬州也该有元龙你建功立业的机会。 扬州也算是江南,这符合陈元龙你平生的志向啊! 面对李翊画出的大饼,聪明如陈登。 要是换做别人,陈登可能会不信。 但换做是李翊,陈登是肯定信的。 且不说当年的救命之恩,是他劝自己去广陵,开发淮南一带。 如今自己早已在淮南闯出了名堂,这都是拜李翊所赐。 所以李翊对陈登,不仅仅是救命之恩,更是知遇之恩呐! “……善,兄弟之言,陈登谨记。” 陈登心中释怀,拜谢李翊。 “只是兄弟对此事下江南一事,有何把握?” “……嗯。” 李翊沉吟半晌,捋须分析道: “荆州众豪强,根深蒂固,盘根错节。” “饶是刘景升亦应付不暇。” “依某之见,还是须恩威并施,双管齐下!” 手中握有不同的牌,便有不同的打法。 像刚入徐州时,李翊无权无势。 只能狐假虎威,借刘备之势,对徐州各派尽力拉拢。 但如今是齐国强,荆州弱。 此次南下,军马高达五万余众。 以李翊的脾气,又岂会再像当年入徐州时那样,对士人豪族屡屡妥协呢? “兄弟有何妙策?” 陈登接着问。 “如今刘琦逃往江夏,蔡瑁、张允等辈实控襄阳。” “彼知我大军南下,必早早立刘琮为荆州之主。” 李翊淡淡分析。 “兄弟是说,蔡瑁、张允可能弑君!” 陈登张大嘴巴问。 “……未可知也。” “只有到了江夏,见着了刘琦公子,才知道荆州如今是个什么状况。” 陈登然其言,率淮南水军,与李翊等众合兵一处。 过了新城,直奔江夏而去。 两日后, 在接到消息以后,刘琦率麾下之众,早早地立在江边等候大军到来。 比及岸边,只见诸葛亮、李翊、陈登、黄忠、赵云等一众大佬,迤逦上岸。 刘琦赶忙率众迎了过去,走至诸葛亮、李翊的身前。 犹豫一下,到底还是先向李翊作揖行礼。 “刘琦拜见丞相!” 话落,又马上朝诸葛亮、陈登等众施礼。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