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连拨数座城邑。 当然了,这些都是小城。 本来就是曹操临时修建,也没指望它们能挡住李翊大军。 无非就是希望它们帮自己拖慢李翊行军的步伐,好给自己准备的时间罢了。 真正的大城,乃是前线夏侯渊所在的馆陶。 李翊差人打听清楚之后,便欲进军。 忽报齐王至! 李翊一惊,即率麾下文武,来谒见齐王。 “臣李翊,参见齐王殿下。” 李翊率先参拜,身后武将齐刷刷跪地,高呼: “参见齐王千岁!” “……众卿平身。” 刘备一挥衣袍,笑呵呵地上前,将李翊搀扶起身。 “丞相在北境征战,多经风霜之劳。” “苦了你也。” 刘备执李翊手,拍了拍,嘉奖他的勤勉。 李翊当即拱手回道: “此臣分内之事也,大王言之过甚。” 话锋一转,李翊又问道: “齐王不是在青州么?如何来我河北了,也不通知一声?” 刘备背起手,笑道: “当初寡人率大军停驻于青州,正是为了观望南北局势。” “谁若先处劣势,寡人便率军来援哪一边。” 此言一处,众将皆面面相觑。 他们暗想,齐王既然来了我们这边,岂不是说我们是处于劣势的一方? 他们跟随丞相在北方,多有鞍马之劳,并无失地之过。 如今战端方起,已是连克数座城邑。 齐王何太小觑我等耶? 见众人面有愠色,刘备大笑: “诸位将士不必气恼,非是寡人小瞧尔等。” “正如丞相所言,河北乃军事重镇。” “曹魏之根基也,河北破,曹贼失其所倚。” “况曹操在此,寡人非正面与他一较高下不可。” 徐晃乃出声问: “那不知关将军那边的战事,进展的如何了?” 由于他们处于更北方,消息肯定是没有刘备那里接受的快。 刘备乃道: “云长已击败曹仁,夺取了大半个汝南。” “现在曹仁龟缩在了新城,不敢接战。” 参军徐庶却道: “可在下却听说,曹操已命于禁率军三万,前去汝南,支援曹仁。” “如今大王所部,乃齐国最后精锐。” “尽带至北方,万一南方有变,只恐——” 齐国目前的军团总共分三部。 一部是李翊麾下的河北军团。 一部是刘备手上的王家军团。 一部是关羽手里合徐州本土兵、青州兵、淮南兵的南方军团。 这三支军团是战力最强的。 剩下的兵丁,只能算是预备队。 不到迫不得已,都不可能拉上战场的那种。 所以当刘备被手里的兵,拉到河北之后,徐庶有些担心南方战场。 毕竟刘备的到来,就意味着关羽已经没有后援了。 万一一个大意不小心,遭遇一场败仗。 那手里的兵打完就是打完了。 没有一点容错率可言。 并且南方战场,关系到齐国的领土核心徐州。 一旦使魏军威胁到了下邳这个齐国的政治中心,那么北方的军团不论战况如何,都会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 “……嗯,云长随寡人征战多年,深谙兵法。” “寡人料他断不会有失。” 刘备相信关羽能够独自应付南方战场。 徐庶则劝刘备保持一个谨慎态度。 “关将军手中兵马,虽有八万。” “然抚定城邑,尚需留人。” “万一有变——” 微微一顿,“依在下愚见,还是请大王分一支军出来。” “拨一万人驻于琅琊,若有差池,也好接应。” 刘备有些不悦,沉声道: “汝何以小觑吾二弟耶?” “吾二弟有万夫不当之勇,自随寡人征战以来。” “战必克,攻必取。” “前破曹仁,魏兵鼠窜而行,未敢接战。” “况足足八万人马,何言收不得一小小汝南。” 这…… 徐庶一时默然,只向李翊投去一个求助的眼神。 似乎暗示李翊,这时候应该劝刘备分一支兵出来接应关将军的,对吧? 李翊略作沉吟。 心想,曹仁、于禁,对上关羽。 这个剧本他好像在哪见过。 不过人生中许多事情,它并不一定就会按剧本走。 李翊便走至刘备身前,劝慰道: “……大王,其实元直也是出于好意。” “吾在北方尚有五万人马,算上大王的军队,足有七、八万有余。” “依臣之见,可纳元直之计。” “分拨两万人马出来,一万驻守琅琊,一万驻守济南。” “如此一来,曹军除了南北两线之外,必不敢对其余郡县发动进攻。” “我等便能安心应付南北战场,无后顾之忧也。” 其实,刘备就是想堂堂正正的跟曹操打上一架。 为何? 刘备是什么脾气? 当初刚来徐州救陶谦时,在郯县被曹操虐惨了。 可是刘备不服啊。 当时他手上才多少人,你曹操多少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两家有过蜜月期、有过冷战期。 唯独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全面战争期。 刘备等了十年,整整十年。 就是为了等一个跟曹操正面对决,公平竞争的机会。 十年啊, 你知道我这十年是怎么过来的吗! 刘备心里憋着一口气,结果徐庶说让他分兵,他因此不高兴。 而李翊看出了老刘那点心思。 便换了一种说法,说现在让你分兵,是为了防止曹军从其他郡县搞偷袭。 我们分兵驻扎琅琊、济南,就把战场给堵死了。 老刘你也能够堂堂正正地跟曹操一较高下了。 同一个目的,不同的说辞。 刘备显然更喜欢后者。 “……善,丞相之言,言之有理。” “寡人且分兵两万,派去琅琊、济南。” 分兵过后,李翊也非常识趣地将大军指挥权交给了刘备。 现在刘备便是北方战场的总司令了。 他当即下令,全军进驻馆陶。 馆陶是魏国边境的第一个重镇,可以算是魏国的门户。 它左傍清河,右边是重要的农田带。 不论是战略位置,还是经济生态位,都十分重要。 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即,玄德下了寨。 召诸将过来商议,说道: “魏国馆陶,乃魏地门户,粮草积聚之所也。” “若得此邑,清河沿水之路,可畅通无阻。” “只是寡人闻馆陶守将,乃魏国名将夏侯渊。” “此人乃曹操连襟兄弟,作战勇猛,深谙兵法。” “不知诸位将军,有谁敢为寡人先取馆陶?” 话音方落,众将皆欲欲跃试。 “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休要与我相争!” 众将士争得头破血流,一度快要拔剑相向了。 毕竟这是齐王刘备亲自来前线。 立了什么功,封赏啥的都能马上兑现。 刘备对这个氛围还是很满意的。 行军打仗嘛,这是他想要的精神气。 “夏侯渊乃魏之名将,依吾看来,须遣一经验丰富的老将。” “才看是夏侯渊的敌手。” 李翊在一旁说道。 “老将愿往!” 听到李翊的话,一将应声出列。 众人视之,乃黄忠也。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