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密使人赍金珠,贿赂当地豪强耆老,煽动幽州诸郡叛乱。” 曹操大喜,采纳郭嘉之计。 用枣祗为典农校尉,命他来魏地组织新的屯田。 一面又遣满宠执行间谍工作,暗中资助幽州的地主豪强。 使他们在李翊背后,煽风点火。 至于庐江,曹操则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 他竟真的没有报复孙权,反而使人交好于他。 此举,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曹操就是想把孙权拉出孙刘同盟。 你刘备不是资助了孙权大量粮秣器械吗? 好,我直接让出庐江来收买孙权。 看谁更狠! 曹操这一举动,可以说是震惊了天下人。 有人骂曹操软弱无能,白白浪费土地,资助强敌。 但也有人称赞曹操善于隐忍。 牺牲庐江,拉拢了一个潜在盟友。 倘若孙刘关系因此破裂,曹操的计划便成功了。 到时候,刘备要是想征讨孙权,他便有机会将孙权拉到自己这边来。 果不其然,在得知曹操不会发兵庐江的消息后。 孙权又惊又喜,待看过曹操的书信之后。 孙权也回信一封,又命人采了四十担橘子,送去邺城,表示感谢。 至于刘备处,孙权也不是傻子。 依然写信,向他表达了感激之意。 反正东吴弱小,齐魏两国都得罪不得。 最好的方式,就是慢慢苟着发育,等待像这样夺取庐江的机会。 刘备见曹操如此能沉住气,亦是颇感震惊,乃问孔明说道: “曹操于孙权不予征伐,先生如何看?”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对曰: “大王当浮一大白!” 刘备诧异,他原计划是希望曹操征伐东吴。 使得魏国在与齐国竞争发育之时,疲于奔命。 最后两国生产力越拉越大,刘备便能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吞并魏国。 可曹操的隐忍不发,的确令刘备有些始料未及。 诸葛亮分析道: “庐江乃乃淮南锁钥,今归东吴,曹操失一粮仓。” “如断一臂,于齐有利。” “孙权惧报复而益亲我,此畏威怀德之效。” “吾料孙权必不为魏所拢。” “李丞相所定之国策,乃固根制本。” “今马超兴于上党,孙吴崛起于淮南。” “曹操已失其势,吾料汉室必兴于大王之手。” 刘备大喜过望。 乃使贺孙权得庐江,又赠战船三十艘,阳示支援。 不表。 …… 冀州,渤海。 就在曹操为南北两处的战事,急得焦头烂额之时。 李翊正在全力与民生息,休养国力。 自甄家举家搬迁至渤海后,李翊又亲自接待了甄尧之母张氏。 给足了甄家面子,进一步提高了甄家的商界地位。 然后,接着这个机会,李翊又单独找到张夫人,问道: “夫人诚乃巾帼雄杰,久著河北商界之望。。” “今欲烦请夫人,召冀州诸贾。” “择其重信义者,选资财雄厚之家,来我渤海。” 张氏便躬身问: “妾自先夫弃世,独力撑持门户,幸得商界同仁抬爱。” “若下帖相召,想必不至推辞。” “惟丞相此番大集商贾于渤海,未知有何深谋?” “妾愿闻其详。” 商界也有商界的规矩,越是有势力的,越不能明着坑同行。 尤其是要掺和政治的时候。 即便是李翊贵为丞相,张氏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询问细节。 “……哈哈。” “张夫人勿忧,翊并非不怀好意。” “只是单纯想宴请冀州诸贾来我渤海饮宴,仅此而已。” 饮宴? 张夫人眼睛骨碌碌一转,商人最是精明。 她当然不会听信李翊的一面之词。 乃俯身向李翊拜道: “妾家若无丞相力保,早为曹贼所掳。” “甄家永念丞相恩情,绝不反叛。” “惟望丞相以实言相告,但有用我甄家之处。” “甄家自当肝脑涂地。” 张氏向李翊表忠心,表示相府不管有什么安排,他们都会努力配合。 但李翊依然只是说道: “今欲借夫人之力,宴请冀州诸商魁,仅此而已。” “夫人当知,寒荆麋氏本商门之女,其兄现居齐国上卿要职。” 微微一顿,又漫不经心地提了一句。 “令郎资质颖秀,大可栽培。” “吾欲为其迁升久矣,恨不逢其时耳。” 话暗示到了这个地步,张氏再无任何顾虑。 罢了,李丞相不愿说就不愿说呗。 就算真赌上甄家的商界名誉,害了冀州的同行,那只能怪你们倒霉。 这下加起来也比不上她儿子,平步青云重要。 商政不分家。 商界的尽头是仕途,亘古如此。 于是,张氏乃以甄家名义,向冀州同行广发请帖。 言丞相在渤海设宴,想邀请各家族族长前来赴宴。 由于李翊的名声摆在那里,众人仅是出于攀附权贵的需要,都得前来赴宴。 更别说由甄家出面牵头。 一时间,冀州各郡县大家商贾,纷纷赶赴渤海南皮。 万人空巷,车水马龙。 南皮衙署院落之内。 几十张桌案依次摆放,一个个商贾快步走入其中。 不时的交头接耳说着什么。 每有一人坐在桌案的一侧。 就有仆人将一盏温酒,摆放在他们身侧的案几上。 不多时,众商贾坐定。 他们当中有来自渤海的,有来自章武的、中山的,巨鹿的。 甚至还有从曹操常山郡、巨鹿郡偷偷跑来的。 足见李翊如今在北方的影响力之大。 但众人还不知道李翊这么隆重地召他们过来,是要干什么。 汉朝重农抑商,商人的社会地位其实是偏低的。 但到了汉末时,商人的地位骤增。 因为天下大乱,饭都吃不饱了,谁管你是商人还是农民? 此所谓,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实而知礼节。 只要你有钱有粮,能养多余的人口,那你就是牛逼。 所以很多诸侯要么自己间接的经商,要么也要重用商贾,给他职位。 以取用他们背后巨大的财富。 而商贾也需要诸侯们强大的兵力,来保护自家的产业。 这使得汉末诸侯与商贾之间,形成了一道微妙的社会关系。 众商贾方窃窃私议间,忽闻环佩锵然。 但见紫云出岫,李翊着绛纱紫袍。 腰缠紫绶,相映生辉。 眉如利剑出鞘,目似寒潭映月。 行至堂前,忽展袖朗笑,声若清磬破云: “劳诸君久候矣!” 众商不觉屏息,久闻李翊丰神飘洒,神仙气概。 今日一见,果真见之不俗。 而李翊今天也的确是精心打扮了一番,毕竟是重要宴会,又是请的宾客。 紫色是很难染的颜色,所以古代以紫为贵。 一般都是重要的宴会,或是庆祝丰收,才会穿紫色。 李翊今日穿紫衣,也是为了表现自己对此次宴会的重视。 李翊拱手向席间揖道: “诸君今日惠临寒舍,翊不胜欣幸。” 复环视四座,朗声道: “座中皆商界翘楚,各擅一方之利。” “故不敢虚言,今请诸公来,实有要事相商。“ 众商一下子屏住了呼吸,纷纷将目光落在了李翊身上。 李翊见此,忍不住扑哧一笑,温声道: “诸君毋需惶惧,寒荆亦出商门,与诸君本是同源。” “今日之会,惟求互利,断无相难之意。” 一顿,又缓缓吐出几个字。 “翊所求者——” “一曰粮,二曰人。”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