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岂惧乌桓鼠辈乎!” 言毕,即令关平催促军士行进。 他只带五千人,是为了提快行军速度,好配合李翊夹攻。 虽然如此,这五千人都是征战多年的老兵。 骁勇善战,悍不畏死。 当即五千精兵,迅速北上,直插房县后背。 得到消息的难峭王乌仆,迅速组织人手反击。 虽然不知这支汉军是何时出现的,但眼下也顾不得许多。 一番准备过后,万余骑兵迅速出击。 蹄声如雷,势如奔马,迅速将关羽的大军围困起来。 关公横刀立马,立于中军处。 很快便排下阵势,便丹阳兵在前,强弩手伏于门旗之下。 乌仆见汉军人少,便欲全军突击,将其碾碎。 韩忠急止之道: “人言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 “其在官渡之战时,斩颜良、诛文丑,威震河朔。” “难峭王不可轻敌。” 乌仆望一眼关羽军阵,冷声道: “关羽虽勇,然只可为十人敌、百人敌,岂堪挡我千军万马乎?” “我大军齐冲,定能生擒关羽。” 于是,即下令全军进攻。 烟尘滚滚,成千上万的乌桓骑兵,挥舞马刀,洪水决堤般袭来。 丹阳兵持盾顶上,没有丝毫惧色。 后排伏于门旗下的弓弩手,待等到敌军进入射程范围之后,立马开始齐射。 弓弩激射,箭似飞蝗。 无数乌桓骑兵应声而倒。 我们说过,步兵并非完全被骑兵克制。 很多时候,骑兵打步兵之所以能打出碾压的效果,是因为步兵的心态崩了,守不住阵势。 一旦被骑兵冲散,就进入了骑兵的屠杀领域,杀你跟杀鸡似的。 可当骑兵部队一旦遇上了经验丰富的老兵,人家射住阵脚,挡住了你的攻势。 那么你的冲击速度一旦没了,就会立马失去自己的优势。 关羽熟读春秋,钻研战史,自然知道历史上很多步克骑的战例。 比如李陵的五千步兵出塞,打得匈奴十万余骑不能近身。 他知道自己带的主要为步兵,如果被游牧骑射给拉扯住,就容易深陷其中。 遂主动示敌以弱,排开阵势,诱乌仆来攻。 乌仆果然不信邪,主动来冲军阵。 当一排排乌桓骑兵倒下之后,乌仆面色大变。 因为最前排的勇士,都是最为忠心的。 一旦他们倒下,后排那些暂时依附于自己的部落,可不见得会为了自己舍生冒死。 果不其然,见汉军箭矢如雨,众乌桓人尚未至近前,便被射落马下,然后被身后的队友践踏而死。 剩下的乌桓人顿时勒住战马,往回奔逃。 这一奔,便与身后骑兵撞在一处。 一时间,乌桓诸骑大乱。 关羽抓住战机,组织士兵反击。 步兵持盾持矛,向前推进。 弓弩手跟在身后,火力掩护。 “诶!!” 韩忠见乌桓骑兵乱作一团,忍不住破口骂道: “真乌合之众也!” 乃弃了乌仆,径直往襄平奔去了。 乌仆不见了韩忠,四下里又混作一团,只能焦急地呼喊: “不要乱!不要乱!” “大王小心!” 有百夫长在一旁提醒乌仆。 乌仆睁大眼睛,只见关羽领着十数骑,向自己奔来。 “……唔,快挡住这红脸贼!” 乌仆唬得面色惨白,万没想到关羽身后的步兵都还没到,他便带了这么几个人杀进自己的中军阵来了。 关公胯下爪黄马快,在乌仆大呼小叫之时,便已杀至近前。 “啊!!” 关羽暴喝一声,手起刀落,连头带膀,斩乌仆于马下。 “大……大王?” “大王殁矣!大王殁矣!” 见难峭王落于马下,他本人的头颅更是被关羽割下,悬在马脖之上。 左右的乌桓骑兵皆望风披靡,士气顿时崩溃。 他们在旷野之上,随风而来,随风而去。 大规模战争也不是没有打过。 可却真没见过,大军还没杀过来,敌方主将先带着十几人帮己方老大给砍了的情况。 今日众乌桓人算是开了眼界了。 “汉人太恐怖了!” “快逃命罢!” 众人惊呼一声,立时作鸟兽散。 关羽顺利入驻房县。 经打扫战场,擒得敌军骑兵一千三百余人。 另俘获伤瘸战马一千九百余匹。 军中屠夫遂将这些伤瘸战马一并屠宰了,做成马肉充作军粮。 至于伤得不重的,则暂时留作军用。 必要之时,也能屠宰充饥成为备用粮。 关羽一面使人联系李翊,一面安抚房县民众。 由于青州兵并不扰民,兼之关羽多分发粮秣于诸民。 房县民众感其恩德,遂诚心归降。 李翊领军赶至房县,会合关羽。 二人叙礼毕,即商讨进一步的进兵事宜。 正说时,关平献茶入内。 关羽即命关平来拜李翊。 “……吾与李郯侯亲如兄弟,汝可称郯侯为叔父。” 关平乃向李翊拜道: “见过叔父。” 李翊即扶关平起身,称赞他道: “贤侄果真一表人才,有乃父之风啊。” 又顾谓关羽说道:“之前怎不见坦之来见?” 关羽乃道: “关某不欲使人知其为吾子也,不然人人念我尊位,而不敢严责于他。” 李翊颔首,暗道还是关公教子严厉,不让儿子走后门。 要知道,李翊就是靠走后门才当上公司总裁的。 这属实令他有些汗颜了。 “平儿多闻郯侯事迹,常求我带他来与郯侯相见。” “郯侯乃远智之士,关某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翊忙道,“关将军说的哪里话来,咱们共事多年,何须相请?” 关羽乃道:“关某想让平儿留在郯侯军中历练。” 哦? 李翊一愣,没想到关羽的不情之请竟是要把亲儿子托付给自己。 他自己的儿子都照顾不好,哪里能照顾你的儿子? 李翊正欲婉拒关羽,关羽却接着补充说道: “我知郯侯行事自有道理,若平儿有错,还请郯侯勿吝严词,秉公治罪。” “……关羽谢过。” 不容李翊拒绝,关羽已经起身向李翊行礼了。 李翊一时怔住,关羽都做到这个份儿上了,他哪里好拒绝? 不过既然关羽说了不用顾忌他的面子,那这事儿确实就比较好办了。 他一开始想拒绝,就是怕太多人都来“托儿子”给自己。 因为李翊位高权重, 跟在自己身边的人便“与有荣焉”,经常跟着一起躺赢立功。 所以很多官员都想找机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身边来,好趁机“镀金”。 而顾忌同事的身份,李翊还不好把这些儿子拉到最前线去送死,不然大家面子上不好看。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李翊并不想开这个口子。 眼下关羽都把狠话撂倒这儿了,那正好给李翊一个“杀鸡儆猴”的机会。 到时候就让那些想送儿子到李翊这里镀金的人看看。 连青州牧关羽的儿子,李翊都毫不留情。 你们自己的儿子就好生看着办吧。 不过当事人关平却对此很兴奋,向李翊拜道: “平自幼便听叔父的故事,早就仰慕叔父为人。” “只恨迟迟不能相见。” “今日总算得见,大慰渴仰之思。” “还望叔父将我留下!!” 李翊扶他起身: “……贤侄既有此心,当叔叔的自然没理由拒绝。” “只是贤侄需要记住,在我军中不可仗着身份,欺压底层士兵。” “如若不然,纵然念在汝父面上,吾亦难保你无罪。” 关羽一捋长髯,微微笑道: “……此正关某所愿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