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今怎可畏难怯敌,不发一矢而降?” “快!将这些草垛都推下城去!” 袁尚眼下也顾不得许多,急眼了,以剑将草垛挑下城墙。 然为时已晚, 配重式投石机,又谓之为回回炮也。 其势如雷霆,威若山崩。 机绳响动,火球飞空。 烈焰熊熊,呼啸而至。 所击之处,城墙崩裂,楼橹尽摧。 守城士兵无不胆寒,哪里顾得上推下草垛? 只左右乱窜,四下奔逃。 火球落地,烈焰四起,烟尘蔽空。 城中军民,胆战心惊,哭声一片。 百姓们争相乱走,不知该躲在何处。 袁尚望着熊熊大火,止也止不住,方知大势已去。 颓然地将剑插在地上,仰天长叹: “吾家四世三公,名重河北。” “如何尽毁于一山野村夫之手耶!!” 直到现在,他才明白,从一开始便陷入了李翊的算计之中。 李翊故意摆下草头兵,故弄玄虚。 袁尚一开始猛攻,未能减退这队士兵的攻势,以为是草衣的效果。 但那其实收效甚微。 不是草头兵强,而是这一支攻城士兵本身就强。 故意披了草衣、结了草盾,引导袁尚以为是草衣的效果。 便想着用火攻,将之烧死。 结果反而为对方照明方向,备下了引火之物。 用我的火料,烧我的人。 阴、太阴了! 袁尚咬牙切齿,气得直吐血。 “……报!” “将军,其余三面城门的贼军,开始攻城了!” 果不其然,趁着袁尚这头大乱。 张飞、赵云、张辽纷纷领兵开始攻城。 “教他们务必守住!” 袁尚嘶声大呼,眼下他这边也是自身难保。 因为李翊趁着大火烧起,守城士兵纷纷退下了城垛之际,也开始攻城。 同时配重式投石机也在缓缓向前推进,一面推进,一面往城墙内抛射。 以为攻城部队作火力掩护。 “黄忠,汝率一队弓弩手跟上。” “城头火焰一熄,敢有登城据守者。” “不必过问,以箭射之!” “喏!” 黄忠接到命令,身后立马跟上数千人,纷纷往墙头上冲。 火焰渐熄,天见微光。 城头之上,焦臭不可闻。 随处可见被烧焦的尸体,面目俱已全非。 袁尚见大批敌军涌进城来,知南皮断然守不住了。 果断率军,弃城而走。 他带走的是自己的主力部队,等于是袁尚见大势已去,几乎未做太多抵抗。 间接地放弃了南皮守军。 “……将军弃我乎!” 南皮守军见袁尚不与他们一起守城,本就被李翊军杀得胆寒的他们,再无一丝一毫战意。 以马延、张顗为首的先锋将,未能走脱,遂纷纷倒戈卸甲。 举全部部曲,向李翊投降。 李翊暗忖,马延、张顗所部不在少数,若逼之急,必以为患。 可李翊又做不出像白起、曹操那样坑杀俘虏的事来。 只要李翊想,他完全可以趁着马延、张顗未定之时,尽数坑之。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消除一个隐患,还能节省大量粮草。 事实上, 曹操在官渡之战之所以大量坑杀俘虏,就是因为养不起这么多兵。 把他们放了,又怕放虎归山。 毕竟袁氏的号召力太强了。 以曹操的性格,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来。 但李翊始终认为,天时地利人和之中,人和才是最重要的一环。 坑杀俘虏只能解一时之急,并不能为长久之用。 于是,厚待马延、张顗二将。 先设酒宴款待之,又安抚二人道: “汝二人平渤海有功,又熟悉冀州地利。” “吾平河北,正缺两位向导。” “汝二人可随军听用,待功成之后。” “吾自当上表,奏请封汝二人为列侯。” 先给一个干净的背景,说你们是有功的,不是贼军。 然后表明你们的价值,可以作向导。 最后再画个饼,之后要给你们封列侯。 这是李翊标准的御人三件套。 马延、张顗感念李翊恩德,纷纷表示愿意效死力。 李翊这才稍稍宽心,又下令军士进城不得惊扰百姓,然后将府库俱数封存好。 待诸事料理完之后,须由他亲自来清查。 既克渤海,李翊清点完府库之后,命人大飨军士。 众人皆问大军该向何处进军。 只因袁尚兵败逃出南皮之后,不见了踪迹。 短时间内也查不到他的动向,所以大伙儿才问接下来该向哪里进兵。 李翊言道: “此次借道青州,专欲克冀州而来。” “我只管发兵,捣向魏地。” “魏地若破,冀州可得矣。” “至于袁尚动向,任其自去,吾只要冀州。” 众人领命,自南皮出发,一路向西南方向打向魏地。 李翊用马延、张顗为先锋,又命许攸辅之,帮忙劝降诸城邑。 这些人都是河北的老面孔,在旧袁营位高权重。 诸守城将,见其来到,又畏惧李翊兵威,纷纷纳城投降。 李翊将印绶举数还给守城官员,仍命他们为县官。 只因他心里清楚,现在这些官员投靠他,无非是畏惧自己的兵威。 自己若是一上来就解了他们的兵权,必然会引起反抗。 现在就这样保持“中立”就可以了,等到李翊打下魏地,夺了冀州之后。 这些名义上投降的城邑,传檄可定,真正意义上归降。 就如同官渡之战时期,后方的豫州一样。 他们名义上倒向袁氏,扣住粮草不往中枢发。 但当袁氏倒下之后,立马如数上缴绢布粮食。 而不论是曹操也好、刘备也好,都是直接将这些豫州官员与袁氏互通的书信一把火烧了。 表示既往不咎。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骑墙派人数太多。 你不可能一下子全收拾了,否则你豫州的行政系统都得瘫痪。 烧书信,也是为了收买人心。 不过在烧之前,李翊曾命庞统将这些书信全都备份了一份儿。 现在袁氏力量依然强大,为了团结,不能搞内讧。 等之后平定了北方,在慢慢地秋后算账。 靠着“带路党”的引路,兼之李翊在北方打出来的名声。 军队一路畅通无阻,直捣冀州首府魏郡。 至魏地时,李翊方知曹操也打至此处。 只剩下一座邺城未克,曹操将之包围住。 尽管知道曹操会来,但曹操的扫荡速度还是比李翊预想的要快一些。 但转念一想,去年自己北征魏地时,本就扫荡了这里一次。 以曹操之武略,进军如此神速倒也合理。 如今曹刘两家明面上仍是同盟,李翊出于礼貌,主动停驻军马去与曹操打招呼。 同时,也是为了刺探情报。 想看看曹操打到哪里了。 一打听才知道,曹操分了两路兵。 曹操一路,从上党打到了魏郡,只剩下邺城一座尚未能克。 而曹洪一路,打到了赵国。 只剩下赵国治所邯郸未能克。 只因此前袁尚、袁谭兄弟内斗,耗费了冀州大量兵力。 冀州诸城邑,人心惶惶,各级官员也躁动不安。 很多小县小邑都是未作抵抗,便投降了。 尽管此举招来了许多骂声,但官员们只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而少数仍旧忠于袁氏的官员,虽然奋起抵抗了。 但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也很难挡住曹操的大兵。 城破之后,像这种做了抵抗的城邑,曹操则是一律实行屠戮。 以此来震慑其余敢抵抗的城邑。 至于那些主动投降的官员。 曹操也如同李翊那般,保留了他们的原本职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