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马超已确信,李翊是一个值得合作的对象了。 “……善,马将军请。” 李翊一伸手,邀马超与自己同行。 作为客人,是不能走到主人家前头的。 马超开始还没明白李翊是什么意思,直到有人跟他解释才明白。 ……哦,原来这便是中原人的礼仪。 两边人马入帐,见礼已毕。 李翊观马超军容肃整,健儿精壮,不禁感慨道: “将军有此雄师,无怪能一战平定并州。” 马超不置可否,只缓声问: “君侯曾说要表我为并州牧,还说愿全力支持我在并州立业。” “超愚钝,还请君侯为我说解一二。” 马超这话翻译过来就是, 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李翊微微一笑,道: “孟起将军勿疑,吾实爱将军之才,故请你来并州立事。” “绝没有任何非分之想。” 话落,端起酒盏,向马超一敬。 马超将信将疑,举过酒盏。 “超与君侯并不相识,君侯为何愿意助我?” “……呵呵,适才吾已言明。” “吾助孟起,唯因其才,别无他意。” 马超微一沉吟,又问: “既如此,未知君侯要如何助我?” 李翊站起身来,背着手,洋洋洒洒地向马超描绘了一幅大好蓝图。 “吾当先上奏朝廷,表奏孟起为并州牧。” “然后会赠送将军粮秣兵马器械,襄助将军起事。” “我知将军身边缺乏内政管理之士,我徐州多名士。” “我可以遣送名士过来,辅助将军治理并州。” “……” 李翊将他一系列的援助,一一陈述给马超听。 马超诸营听了,无不瞪大眼睛。 李翊这所开出的条件,已经不能用优渥来形容了。 简直是亲爹一般的照顾。 以至于马营诸将,都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 在凉州穷地方待惯了,中原人出手都这么阔绰的吗? 望着马超等人震惊的表情,庞统等徐州士人都在那里冷笑。 感叹难怪不得先生会选中马超等人。 果然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李翊开出的条件虽然优渥,却又暗藏削弱马氏力量的冷箭。 比如,表奏马超为并州牧,李翊就成了马超的举主。 马超日后生叛,便是忘恩负义。 你说马超他们边地不兴这个。 但并州百姓兴这个,天下百姓兴这个。 并州本就不是马超的老家,你名声臭了,他们可不会像凉州人那样惯着你。 其次,援助你兵马粮秣器械。 看似是好事,但其实李翊就算直接管理并州,本来就是要给它倒贴粮食的。 因为这地方穷。 同时在习惯了接受粮秣援助之后,并州的经济一定程度上就被徐州掐住了。 一旦徐州突然给你断了,你政府很多环节都运转不下去。 至于兵马,这个时代的部曲可不说给你就真成你的了。 他们只认他们的大哥,也就是李翊派出去的将军。 而李翊所说派去徐州名士,辅佐马超治理并州。 则完全就是起到监视的作用了。 同时这种武夫耳根子软,你稍微煽风一点火,他的政治立场立马就倒向你了。 这便是李翊布局的习惯。 只要你好好合作,我给你的丹药便是灵丹妙药。 如果不肯配合,它就成了穿肠毒药。 马超自然没能意识到李翊所布下的冷箭,在他看来,李翊看出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好到有些不真实,好到马超怀疑这只是李翊给自己画的饼。 于是,马超皱着眉头,沉声说道: “郯侯乃是智谋之士,若论诈术,吾断非君侯敌手。” “只是君侯所许诺的军马粮秣,未免过于空谈。” “若能将之提前于我部分,我当相信君侯是真心实意。” 马超虽提出只要一部分军马粮秣,但说完又怕自己所开出的条件太过分。 正打算降个价,不想李翊毫不犹豫地说道: “可以!” 当真? 马超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吾以诚心来与将军合作,自然说话算数。” 马超眉眼顿时温和了不少,一举杯,仰头饮尽。 “……君侯真是个爽快人,吾果然没有看错人!” 马超大喜过望,庆幸自己当初选择留在并州的决定是对的。 “适才君侯说要派人来辅佐超治理并州。” “超于政事一途,却是个门外汉。” “但还是想指派一人来我军中。” 马超开始提出自己的第二个条件。 李翊笑着问: “不知孟起想要谁?” 马超将手一指,指向李翊身边的庞统: “吾想请庞先生来我并州,与我并力共事!” 虽然马超不懂政治,但作为少主,人和的基本道理还是懂的。 徐州派一堆陌生的官员过来,马超根本应付不了。 但庞统与他算是最“熟识”的了,身份官职也卡的很好。 李翊的功曹,不大也不小。 往小了说,就是个秘书。 往大了说,他却是李翊的秘书。 所以马超选中了庞统。 “哦?” 李翊眉梢一扬,听到马超选了庞统,故作为难道: “孟起倒真会选人,士元乃吾之学生。” “早晚要与我定策,哪里离得?” 马超见此,更加渴望得到庞统,忙对李翊拱手说道: “超虽为武夫,然实敬士人。” “此前见着庞先生,与之交谈一番,便知他有经纶济世之才。” “若论与此辈共事,大业不能成。” “烦请君侯割爱。” 李翊并未着急回话,只是淡淡的迎着酒。 庞统本人其实是想去并州的,因为他知道待在李翊身边作秘书,只能够积累学术经验。 要想更上一层楼,就是得到外面去历练历练。 尤其李翊想在并州扶持马氏,取代高氏。 就需要一个智谋之士帮他监视马超,同时纠正马超的错误。 “……先生。” 庞统在李翊耳边小声开口。 “……诶。” 李翊挥了挥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马超见李翊没反应,遂站起身来,拔剑在手。 许褚等众见此,忙按住剑柄。 未及拔剑,忽见马超一剑将案脚斩落。 众皆愕然,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马超将剑横在胸前,立誓道: “君侯乃是真心实意与吾合作,超亦付出真心。” “今超弃父而来,于凉地并无挂念。” “超就此立誓,若先生有用超之处,超自当效死。” “如有违此誓,便如此案!” 见马超立誓,李翊乃起身说道: “……好,请将军勿负今日之言。” 说罢,命人取来笔墨。 将今日会谈内容,一一记下。 “吾与将军作此书,你我当不相负。” 马超毫不犹豫地提笔签名。 李翊亦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史称《繁城条约》,又叫《清河协议》。 条约共书两份,马超、李翊各存一封。 条约甫一签完,马超忽然想到些什么,拉住李翊的手腕说道: “君侯且慢!” “你我年纪相仿,又是一见如故。” “不如就在此地,结为异姓兄弟何如?”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