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两军碰撞在一处,交战激烈,寸步不让。 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人倒下。 血战多时,战场交界点反复争夺,已被血肉模糊了脚下。 马蹄落下,不见泥尘。 唯有血流成河,尸堆成山! 战局顿时陷入了僵持阶段。 李翊军这边攻势迅猛,不断向前冲杀。 袁军这边失了锐气,但仍有不少忠勇之士,不断往上填。 “全军顶住!” “我军人数众多,李翊必不能胜!” “顶住!” 袁绍嘶声大吼,拼命的鼓舞士气。 十五万大军,纵是每人伸长脖子给李翊军砍,那刀也得砍卷。 “——报!” “禀袁公,张顗战死!” “——报!” “禀袁公,吕翔战死!” “——报!” “……” 一封又一封败报,不断向袁绍呈上来。 这些都是他麾下的大将。 他们的能力如何姑且不论,但他们起到的是稳定军心的作用。 只要战死一个,他所在的部曲,就成了无头苍蝇,无人指挥。 这就需要袁绍马上派遣一员新的将领,去接管他的部曲。 袁绍草草地任命了新的将领前去接管。 但一个又一个将领战死的悲报传来,令袁绍直忙得焦头烂额。 “全军跟我冲!” 风中,袁绍似乎听到了李翊的喊声。 睁大眼睛看时,遥遥望见李翊的军旗在寒风中掣曳摇摆。 它的出现,已经意味着袁军的败军已定。 “袁公!快撤!” “我军败了!我军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拉着袁绍便要往回跑。 袁绍大是不甘,口吐鲜血。 “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 “此天丧吾也!” 这一战是它的全力一搏,输了可不单单是意味着这一战输了。 “……撤。” 袁绍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下令撤军。 而当撤兵的命令一下,袁军士兵阵型离散。 最后能拖慢李翊军行军速度的部队也没了。 一个个丢盔弃甲,倒戈便逃。 然李翊军并未停手的意思,大军部队向前推进。 骑兵更是紧追在身后,见人便砍,见人便杀。 袁绍聚合心腹文武,死冲血路奔走。 行无一箭之地,左边乐进、右边于禁杀出。 直杀得袁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又行不到数里,迎面正撞上吕布军。 吕布见着袁绍,亦是大喜过望: “擒得袁绍,便得巨亿!” 吕布并未意识到袁绍身上的政治价值。 他如果将之擒住,可以从曹刘那里得到远超过一亿钱的东西。 但吕布只关心袁绍的人头值钱,并未想太多。 “婢养小儿,吕布在此!” 吕布大喝一声,拍马舞戟,直取袁绍。 袁绍见是吕布,唬得肝胆俱裂。 袁军将士亦是望风披靡,四散奔走。 袁绍高声大呼: “今若不决死战,必为所擒矣!” “尔等欲为阶下囚乎?” 袁绍亲自上阵督战,袁军士气稍振,奋力向前,挡住了吕布军的攻势。 袁绍趁势指挥士兵们向北冲突,两军混杀一场。 总算得脱重围。 袁绍麾下大小将士,皆被箭矢、刀兵所伤。 少者,伤势四、五处。 大者,伤势十五、六处。 至河边时,大量袁兵被逼向绝路。 不少士兵还没来得及投降,便被李翊军驱赶至河里。 袁军连人带马,俱下河吃水。 哀嚎声,痛哭声,响彻黄河! 十五万大军伤亡殆尽。 李翊军从早上,一直杀到夜晚天黑、 喊叫声已从绵绵不断,变为间或耳闻。 厮杀一日,李翊这才下令全军休整。 但仍是命少股骑兵部队,出去捕捉漏网之鱼。 将士们开始打扫战场。 约过一个时辰,行军主簿拿着一封竹简,来向李翊汇报。 “大都督!” “据粗略统计,此战我等斩敌足足斩敌有七、八万余人。” 这是明文统计到的,还没有算上其他被杀散的。 也就是说这个战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李翊出征前的战略目标。 即摧毁袁绍的生力军! 李翊打这一仗,不单单是为了保卫河南,更是为了摧毁河北再度南下的可能。 毫不夸张的说,两场大战下来。 河北的一代人都死在了这里面。 袁氏在三到五年之内,不可能再有任何南下的想法。 虽然如此,却还有一个更恐怖的现实。 此战战果已是超然。 但也仅仅只是抹平了河南、河北的战力优势。 如果接下来想要河北,你依然得一战一战打。 因为人家守御本土的士兵,依然存在。 但那是后话,眼下享受当下的战果才是正经。 “……善。” “可将军报书作两份。” “一份如实汇报,传回曹司空、刘将军处。” 李翊下令道。 那主簿又问: “那另一份军报呢?”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笑道: “另一封军报,就写我军此战,斩敌八十万人。” “传回河南,想必河南军民在看到此封军报之后,必然士气大振。” 那主簿先是一愣,旋即正色应道: “下官明白了!” 随后,张飞大大咧咧地走过来,笑道: “痛快!此战杀得痛快!” “军师真是用兵如神呐!” 呵呵…… 李翊面上一如往常从容。 没有人知道,今日临阵指挥之时,他是顶着多么大的压力。 此战之所以能胜,还是得多亏了二凤那句话: “朕观千章万军,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当枪兵、弓兵、弩兵、骑兵等一大堆兵种合在一起。 如何搭配,如何使用,都要根据战场形势来进行变化。 今天对袁绍, 李翊用先登军在前,弩兵在后面放黑枪,步兵阵在后面掩护应对。 待消耗掉袁绍的优势之后,再派出骑兵出来收割。 怎么设计让对方钻入你的圈套里,怎么能让你能克制对手的兵种和阵型,而不至于被对方克制。 这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李翊经过此战,其实也得到了淬炼。 他有了更加丰富的临阵指挥经验。 今日这一战,以少胜多,他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骗袁绍打出自己的优势牌。 最后袁绍果然没有忍住,率先用出了骑兵。 “古今胜败,率由一误而已,况多失者乎?” 李翊背着手,向张飞总结自己获取的经验。 “事败勿馁,胜或亦因侥幸。” “后事如何,尚未可知。” “你我都当时时砥砺,不可松散懈怠。” 张飞悻悻地耸了耸鼻子,旋即哈哈笑道: “俺已知矣。” “军师样样皆好,独爱紧绷。” “咱打了胜仗,岂能不乐?待到何时方乐?” 李翊无奈地笑笑,“益德说的有理,今日就让将士们好生庆祝。” 后面一句,迟疑一下还是没有说。 他想说,如今击败袁绍了,就应该马不停蹄地进军河北。 趁你病,要你命! …… (本章完) 第(3/3)页